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学案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023/5/24 9:18:22  阅读:102 发布者:

编者按】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聚焦课改新理念,共话教研新征程。本公众号已陆续为大家推送一批经典课例、学术论文,为持续助力语文课改实践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一路向前,让相见或不见,天涯或咫尺,变作一场欣喜和期待。期盼广大语文同仁的关注与分享。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教学设计

【教师简介】

马蒂燕,宜昌市西陵区语文教研员,宜昌市初中语文优秀学科教师,西陵名师,西陵区学科带头人,西陵区骨干教师,西陵区“能力之星”,西陵区优秀共产党员,“西陵区中学学业水平质量检测与评估工作”专家组成员,连续八年被学校评为“名雅班主任”。“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获得者,2020年参加中央电教馆优课录制,2021年参加人教社优课录制。多次在宜昌市中考备考会、课题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主研校本课程《栖息在农历的天空下》在全国教博会上展出,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多篇论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湖北教育》《初中生天地》等杂志。辅导学生作文50余人次在全国各大赛事中获奖、发表。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并背诵本词。

2、学习通过品味意象理解词人情感,感受词人形象,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

3、学习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意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今天老师想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老师的心里一直深深的迷恋着一个人,这个人朝朝暮暮与我相伴,痛苦时,他说:“月有阴晴圆缺”,失意时,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将他的情感通过世间万物传递给我:风、花、雪、月是他的梦,梅、兰、竹、菊是他的诗,鸿、鸟、舟、船是他的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最美好的祝愿!大家猜猜他是谁?看来迷恋东坡的不止是我,还有在座的你们,那让我们一起走进定慧院,去邂逅我们钟爱的东坡。  

二、听读课文:听音准,听节奏,勾画重点字词。

三、带着刚才的音准和节奏,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大意,走进东坡的世界。

四、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点名地点和作者心情的句子。明确:沙洲之地,寂寞之情,凄凄惨惨戚戚。

五、词中有哪些事物能够体现这种寂寞之情呢?

六、解释意象: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物象在文学创作里,尤其是在诗词中,我们称它为意象。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七、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七个意象来抒发寂寞之情呢?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意象分组讨论,并推选代表展示。

八、幽人、孤鸿:

师:作者用这些冷色调的意象构筑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在这个清冷的世界里,尽管寂寞,词人却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那么在这个清冷的世界里,你认为哪个意象代表着作者自己?何以为证?请大家默读材料一,结合词中内容分析。

相关链接一: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词人经常这样称呼谪宦生涯中的自己——“幽人夜渡吴王岘”、“幽人拊枕坐叹息”。

相关链接二:“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系狱一百多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这种处境与傲岸不羁、又孤寂无助的雁何其近似!

 九、幽人与孤鸿的共同点:

师:作者是孤鸿亦是幽人。这两个物象都可以作为作者的代表,因为他们本身就有很多的相似点,在这里我还想找一位同学来说说幽人和孤鸿的共同点。

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取其神似。

C.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十、东坡将他寂寞的情感寄托在孤鸿中,寄托在意象里,让我们带着对这份情感的理解再次走进《卜算子》,齐读全词。

十一、黄庭坚先生说此词 “语意高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每人挑选一句最喜欢的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成充满意境的画面。

十二、如果说苏轼是一只蛹,黄州就是东坡化蝶之地,本文和以下四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苏轼在词中用意象向我们传递着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过程。请同学们选出每首词最恰当的情感表达并找出文中的意象来阐述理由。

十三、东坡诗词中的意象:

 师:东坡一生历经坎坷与磨难,幸运的是,东坡有无数知己相伴,这知己,是明月,是清风,是烟雨……痛苦时,他与明月相伴,孤独时,他与孤鸿齐飞,正是他们,让东坡的诗词光芒四射。同学们,如果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你会选什么意象?抒发你怎样的情感呢?试着写写吧!

十四、推荐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又名《黄州突围》)

师:苏轼是所有人心中的明月,空明而旷达,而这明月升起的地方,就是被贬之地——黄州!黄州成全了一个旷达洒脱的苏轼,也成就了苏轼一生文学的巅峰。

转自:“李研语文教研沙龙”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