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节像样的课须具备“四有”

2023/5/24 9:14:40  阅读:76 发布者:

今天上午,到一所街道小学参加一场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连续听了两节语文课,一年级的课题为《小猴子下山》,四年级的课题为《“诺曼底号”遇难记》,开课的是两位年轻教师,一位是本校老师,一位是另一所学校的老师。虽年轻,但教学很老道,过程很流畅。她们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帖等教具,教学直观形象,两节课上得像模像样,学生习惯养成也很到位,师生肢体语言以及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都很突出。应该说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两位老师的基本素质很好。若持续努力,不断学习,假以时日,她们一定会在专业上取得长足进步。课后,也引发我对小学课堂以及一节优质课必须具备的若干特征的思考,一节像样的课至少要具备这样四个“有”。

  第一,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时间更是有限。如何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无疑是每一位老师必须想办法解决的难题。根据学生认知现状与年龄特点,课堂上要想让学生长时间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老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即兴表演、艺术板书以及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主动性,从而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有度。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大多4045分钟。一节课的内容也是相对固定,但若无限扩展,那便是漫无边际,没完没了。因此,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度”,适当精简教学内容,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不是面面俱到、包罗万象、贪大求全,那样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结果,还会冲淡主题、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做到重点突出、纲举目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依据课标要求,反复斟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与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有效。效果是硬道理。课堂上无论老师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手段或方法,倘若不能很好的助力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那么再花样翻新的课堂,也是摆架子、称不上一节优质有效的课。换言之,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多管齐下,抓实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接近或者达到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真正从知识、能力、素养等层面切实有所掌握提升,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有效的。

  第四,有思考。教无止境,但教有定则。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不是每一节课都追求给学生一些固定结论或权威观点,以方便学生记忆与背诵,那样充其量也只是知识层面的强化与重复,而是要给学生若干思考或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与继续深究的可能。课堂教学不是句号、感叹号,而是逗号、省略号与问号。有深度、有意义的课堂应该始终让学生充满悬念与未知,或者意犹未尽、充满期待。这样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主动追问与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

  教学首先是一项技能,其次是一门艺术。要想上好一节课不容易,需要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但无论是小学课堂,还是中学课堂,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课,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套路或规律可循。这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提炼。只要不厌其烦,定会不负众望。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