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磨课三问:为什么磨?磨什么?怎么磨?| 张博士说教学设计 - 68

2023/5/23 18:03:56  阅读:78 发布者:

磨课三问

为什么磨?磨什么?怎么磨?

张爱军

作者简介:

张爱军,山东人,博士,大学教师,国内备课专业化理念首倡者、引领者。著有《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操作》,指导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多个区县和几十家中小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磨课这个词在中小学耳熟能详,已然成为一种土生土长的校本教研方式。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我到底为什么磨课?磨什么?怎么磨?这三个问题搞明白了,我觉得磨课才有意义、才可能有水平和层次。

01

首先,为什么磨?

也就是它的价值取向问题。无非是有两种,一种是非功利性的,一种是功利主义的(或者准确说是功利倾向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就是指磨课是为了获奖,为了拿名次。“不是为了拿名次,我们费那么大劲,那么多人去磨课干嘛呢?”如果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磨课,往往这个磨课就是为了获个奖;至于参加比赛以后拿多少名次,最后是个什么样,磨完了也就不再管了。

而非功利性质的磨课,它是一种研究。实际上,这个时候的磨就是研究,而不是“打磨”。这个时候的磨课,显然就是为了培养上课的老师的同时,让更多的所有的参与磨课的老师从中得到提升。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磨课本身就成了一种教研活动,就成了一种研究性的教学行为。

现实角度说,功利主义的磨课结束了没法模仿、使用,目的就是赛课的功利性价值,是那个名次或证书,不是教师的发展;而非功利性之磨课,则是为了教师提升,这个课磨完了,是能够继续被教师模仿和实际应用的,因为目的在教师、在课,而不在证书或名次。

02

磨什么?

我们常见的磨课磨的是什么?最常见的,是磨教学行为、教学细节,包括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我认为这是最低层次的。第二个层次是磨什么?磨我们的教学设计的思路,整个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是按照什么思路来设计的。你是按照传统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来设计的吗?还是按照现在我们提出的一些新理念,如学教评一致性理念来设计的?所以,第二个层次是磨设计。

其实,赛课赛到最后,赛的主要不是老师的上课水平,而是教学设计的水平。很多人还是不知道。

这个层次再往上,其实磨课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磨我们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如果我们的理念不是先进的,你再怎么磨,那都是一个下位的,都是末而不是本。

我们现在课程改革这么多年了,我们的教学设计、我们的教学的理念是不是先进?基于标准的理念,学习中心的理念,目标达成的理念,或者学教评一致性的理念,我们有没有去贯彻呢?

例如基于标准的理念。我们有没有把这节课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把它去认真的摘录出来;再详尽做一个分解,然后用这个东西分解清楚:说明白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再以它来指导我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做到这些,你磨的又是什么?

03

怎么磨?

其实,就是研讨课怎么开展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首先是要定一个先进的理念。理念是引领。

比方说,我们要制定一个学教评一致性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第二步,我们来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文本,而这个教学设计文本是我们应该精心打磨的。现实当中,很多人他往往是磨课堂教学行为,而不去磨教学设计的文本。我认为这实际上就颠倒了。

很多人磨课的时候,没有一个现成的教学设计文本,就只是个框架,拿一张纸就开始上课了,主要是注重知识、教学流程和教学行为。大家开始磨的时候,你说这样好,他说那样好;最后搞得啥也不是,也不知道是谁的想法。为什么?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核心的理念来做引领,更没有一个现成的依据某种理念的设计文本。所以,最后磨10次、20次、30次,磨得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当我听说,有的老师为了上一节课说磨了20次、30次,我觉得这就是个笑话。说明你一开始就没有主心骨,没有成型的教学设计,也没有理念、思路。我们现在在一些学校里搞校本教研的时候,我是希望你先搞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然后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出来相应的教学设计。

在上课之前花的时间,远比他上课花的时间多。这一阶段,老师要理解这个理念,然后把教学设计文本当中的每一个主要步骤,比方说课标分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叙写、评估任务、教学流程,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的去打磨。这个步骤是不是体现了基于标准的理念,是不是体现了学习中心的理念?把教学设计文本打磨清楚了,搞明白了,再去上课不迟。这就好比我们要去建一栋建筑,你图纸都没有定下来,然后我说这样盖,他说那样盖,他说这样不好,他说那样好,这在建筑界绝对是个笑话。

而在我们的教学领域就是这样,我们图纸、教学设计文本还没有弄好,就在那里讨论这个课怎么上,就等于是来回的改文本、改这个思路、改图纸,你说这个正常吗?

因此,我们说——

磨课最重要的事情,先确定自己的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为了研究,为了老师的提升,它本身就是个研究行为。磨什么?磨具体的教学行为环节、细节,这是最低的层次;磨教学设计文本,这是第二个层次;最高的是磨课的教学设计理念。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东西之后,怎么样开展,我们心里就有数了。所以应该把更多的功夫、磨的功夫花在课前设计。因为对于一个成熟的教师来说,如果把教学设计文本磨好了,至于他怎么样到课堂上去上这个课,那不是太大的问题。

这就好比有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剧本的时候,演员在拍戏的时候,他拍得会非常顺利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演员他再优秀,但是没有一个现成的文本,你就让他拍戏;现场来了好多导演、好多“角儿”,说你应该演那样演。这样“磨戏”,大家觉得这可能吗?一般都要依据剧本。

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小学的教育领域,我们判断老师是不是专业,课堂教学有三个基本环节:设计实施和评估。如果我们只是重视实施环节,就是上课的环节,缺不重视设计环节,那就是不专业的。

转自“张博士教科研共同体”公众号(IDzxxjky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