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科学视导明规范,教研活动促成长——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科学视导研讨活动(二九一)

2023/5/23 17:50:04  阅读:132 发布者:

科学视导明规范,教研活动促成长

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科学视导研讨活动

为了落实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促进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202359日,教科院科学教研员谭振兴老师来到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二校区)进行教研视导。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麦锐良、二校区教务处主任张缨及科学分管主任孙丹婷带领科学组老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视导活动主要分2个部分:听课、评课与反馈。

教研员谭振兴与学校老师深入观摩科学课堂

01

听课环节

第一节课在一(9)班教室,蔡婉青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观察一种动物》。蔡婉青老师精心设计了每个课堂环节,整合利用了各种资源优化了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思路。本节课以游玩动物森林为情境导入新课,简洁、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学生对观察一种动物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中,蔡婉青老师设置了三项学生观察活动——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学会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研究蜗牛的身体结构,认识到了蜗牛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以及壳的保护作用,明确了蜗牛爬行时腹足和黏液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了小组实验、演示实验、交流展示等学习环节,学生展现出了对研究小动物的浓厚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能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记录,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蔡婉青老师执教《观察一种动物》

第二节课在二(1)班教室,申静霞老师执教了《通过感官来观察》一课。申老师用动漫人物柯南引入感官的概念,并通过猜盲盒的小游戏引入了课题——通过感官来发现,为课堂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引人入胜。整节课以“柯南破案”为背景展开各项学习活动,学生先通过观察

中物品特征,再通过实物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到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更准确、全面,最后的拓展环节通过导盲犬、盲道、盲文、助听器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残障人士带来的便利,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感官的重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方式,认识到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学生乐于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申静霞老师执教《通过感官来观察》

02

评课与反馈

课后,谭振兴老师对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和科学课堂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谭振兴老师首先肯定了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对本次科学课堂视导的重视和精心准备,随后给大家提出了几点宝贵意见:

1

加强实验器材的单元整合、规范放置

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校要配齐规范的实验器材,结合班额和同一年级教师人数等实际情况充足配备多套材料。通过实验观察、操作、制作等动手活动让学生成为科学课堂真正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2

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

科学科组的建设要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出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要以科学教师专职化为基础。对于兼职教师的专职化发展,谭老师提出,每周的教研活动必不可少,才能让教师在教学组织角度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更到位。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是明确一节课掌握的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这就需要老师们仔细研讨教材和如何呈现的、课标是如何要求的、课堂上有什么好的办法借鉴。

3

整合区教研成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提倡利用好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科“格物教研”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学科综合素养。让科学课程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情况进行评价。

谭振兴老师希望我校科学组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资源整合,不断完善科学探究实验的组织形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为培养出新的科创人才不断努力。

展望

本次视导活动是对我校科学科组日常教育教研的检验和指导,我校科学科组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反思与总结,加强实验器材的规范管理、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区教研资源的利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打造专职化、专业化的科学教师队伍,形成特色科组,朝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而努力。

转自:“格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