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中蓄力 磨课中成长
2023/5/18 17:52:51 阅读:89 发布者:
蜕变中蓄力 磨课中成长
蜕变,破茧成蝶的过程。
新生,振翅起飞的开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行至教学之途,勤反思,才能汲养分,促发展。5月10日,郑州市小学语文观摩研讨活动如期举行。惠济区实验小学青年教师黄洁面向全市小语骨干教师代表进行了一次课堂观摩。
从接到通知到正式展示,将近一月的时间,从推翻重来,到道阻难越,直至最后的依标展示。一路走来,她在旧经验与新要求的碰撞中,激发了超越自我的新动力,产生了对课标的新思考,颠覆了对语文教学的新认知。
一节规范课,离不开推敲打磨
为了本次观摩课能精彩展现,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她将以往努力重新归零,依据《河南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重新备课,静心研读课标、教材和教参。
在备课上课过程中,每一次都有新变化和新突破,而始终不变的却是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和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一次次的磨课,从知识讲授的方法到语言表达的规范;从一笔一画的书写到美观有效的板书;从举手投足的仪态到抑扬顿挫的朗读,一字一句无不考验着语文教师的素养。参考书籍从厚读到薄,教具从多做到少,课堂语言从刻板到自然,从第一次磨课的慌乱到正式展示的沉着,都无言地诉说着她背后的全力以赴。
一节规范课,方向比努力重要
从磨课到展示,郑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余昆仑老师两次亲临现场进行专业指导。
余老师提出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更是让所有参与老师醍醐灌醒。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做好学情调研。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有理有据,依标扣本,不能任性妄为,如果方向都已经偏差了,在偏差的方向里越努力就更偏差。课堂的逻辑要符合学生的学情。课堂的用语考验着老师的机智。
一节规范课,离不开团队支持
为了本次观摩课可以完美展现,区教研室小学部任丽霞主任,语文教研员李海娟老师和赵杰老师多次下校指导。
一次次听课,一次次事无巨细地指导完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区优秀的语文骨干教师对这节课进行切片分析,从课标解读到学情分析,从情境创设到教学设计,都进行了反复推敲构思。
为了将这节课更好地呈现,学校教导处主任刘静多次号召校内骨干教师集思广益,出金点子,并找到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课前真实有效的学情调研。除此之外,她还亲力亲为亲自示范粉笔字的书写,示范课文的朗读,去掉所有的板贴,采用简笔画的方式,使这节课有了简练清晰的板书设计。
反复将原本的课堂流程推翻,重新建构,黄老师进入难以突破的课堂瓶颈期,这个时候,教研员李海娟老师和刘静主任的不断鼓励,让她放下了心中沉重的包袱,归零重整,满血复活。有了团队的支持,让她更坚定了要把课上好的决心。
一个机遇,一场磨练,一次成长。学海无涯,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通过本次观摩课,她收获了以往没有的教学阅历,对有效课堂的设计路径有了新的认识,也看清了自己的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她将不断阅读,增加自己的文学积累,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力。相信,这次磨课就像破茧成蝶中的蜕变过程,黄老师今后的教学将会有新的飞跃。
转自:“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