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墨小语|如何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
2023/5/18 16:08:44 阅读:82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 ,作者小彭老师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学习进度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呢?
同共读,学方法,会迁移
叶老认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学生要实现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迁移,必须要习得阅读的方法。
每学期,不管多忙,我们至少会抽出两周的时间开展班级共读。共读的书籍包括“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也包括我自己认为比较优秀的儿童文学经典。读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完成阅读单、交流阅读单的方式进行。阅读单设计的题目都是比较开放的,比如绘制故事地图、设计人物卡片、评价人物行为、人物特点连连看等。阅读单不是为了考倒学生,而是帮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习得阅读的方法,避免停留在表面的浅表化阅读。
经历完整的整本书阅读,学生会在不同程度上习得阅读的方法,并无意识地运用到课外自主阅读之中,从而保证阅读的效度。
创氛围,重评价,提数量
学生的厚积薄发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就要在氛围营造和评价上下功夫。
我们班图书角的书是流动的,每个月我会带几个孩子去学校图书馆挑选几十本书籍,保证班级图书角的更新,不断刷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我们的早读没有固定时间,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规矩:到校之后快速整理书包,然后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看书。这个时候,我在看书,学生也在看书。一片和谐的阅读氛围。
为了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评价当然也是不可少的。我们班现在实行的仍然是小红花制,每20朵小红花可以兑换一次奖品,每次奖品的价值不断提升。除了听写全对、上课发言、作业完成好等,阅读也可以盖小红花——每5000字就可以兑换1朵小红花,读得越多,盖得越多。这个制度公布一周后,有个孩子拿着厚厚的一本书找到我兑换。那本书有15万字,可以兑换30朵小红花。看到我给他盖花,旁边的孩子们都惊呆了,立马回自己座位看起书来。
有评价指引,有榜样刺激,班上孩子对于课外阅读这件事更上心了。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两个月,班上孩子的人均阅读量就突破了20万字。
时抽问,深思考,保质量
在提升数量的同时,保证阅读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学生兑换阅读小红花也是有条件的——老师会对书本进行任意提问,回答得有理有据才能兑换。比如,这本书讲了一件什么事?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你如何评价书中的人物?阅读这本书,你有什么收获?……有时候,当然也不能局限于这些问题。有孩子阅读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这部书被拍成了电影,大家对于其内容都比较熟悉。于是,我向孩子提了几个问题:对比书和电影,两个版本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两个版本的优点是什么?你更愿意看书还是看电影?与阅读单的意义一样,抽问是检测学生是否阅读了书籍的手段,更是鼓励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
阅读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练好数量和质量的童子功,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