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思政教育】李晓东: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学科

2023/5/18 16:08:01  阅读:73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道德与法治解读

——李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道德与法治课标修订核心组成员

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

政策背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19)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2019)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019)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2019)

《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 (2019)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2019)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19)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019)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020)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20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2020)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2020

《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 (2020)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2020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20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 (2021)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20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2021)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202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1)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202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

学科背景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年版) 》 (2018)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20年版) 》 (202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 (2020)

统编教材 《道德与法治》 (20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2021)

强化课程育人导向

课程性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 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课程理念: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课程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具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采取了〞三合一〞的整体建构,以“学段+主题”的方式系统构建课程内容。本次新课标采取“四学段、五主题〞的整体设计。〞四学段〞是按照“六三学制“2223〞 的方式分布的,即第一学段为1~2年级,第二学段为3~4年级,第三学段为5~6年级,以上三个学段为小学学段;第四学段为7~9年级,为初中学段。在主题方面,既落实思政课的共性要求,也体现各学段的差异性。比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在第一学期设置〞入学教育〞主题;在小学三个学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合并为一个主题,而在初中学段,则不再单独设置“道德教育〞模块,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分别设置。

研制学业质量标准

课程标准采取了 “学段对应〞与“主题对应〞的方式,确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框架。在“双減”的时代背景下,学业质量标准承载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即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在这一部分,2022年版课标先是以 “内涵"确定了学业质量标准是 “以校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然后对学业质量进行了整体表现的描述。在描述中,不同学段处于 “显性〞位置,不同主题的表现,则采取分号分隔的方式,在各学段中〝隐性〞 呈现。对于不同主题的学业质量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这里采用了 “综合式”的呈现。

增强指导性

课程标准显性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精神和要求,为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新课标充分体现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的重要精神,为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了根本依据。无论是在课程性 质部分的突出强调,还是“教学实施〞中对〞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完整呈现,以及在对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和教材编写的指导,都可以看到对于讲话精神的显性落实。

加强学段衔接

2022年版课程标准以 “三合--〞的方式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整合,同时以核心素养培育、议题式教学等方式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密切关联。除了这些贯通性的呈现之外,在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也表现出〞—体思考〞〞—体设计〞的显著特征。这些方面,对于 “新课标〞的理解与落实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落实课标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

根本大计。

《中共中央关于觉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

学习浅思

思政课的课标是唯一九年一体的,是大中小一体化思政建设的具体落地,给思政教育做了一个顶层设计,真正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专业性凸显。

聚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老师应该如何教,这是一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新课标下都在推进的大单元大概念教学,道德与法治具体应该如何落实?期待更下位的指导……

另外,有趣的是全国的思政教师都在公屏上提问,全都是最真实的情况,兼职,没有时间研究,没有岗位待遇,重视不够……

这样看来,真正重视到落实,不是一个新课标或者几个文件会议就能解决的,要从体制机制上去破除壁垒,去提供支持才可以。

转自:“荣老师的有光课堂”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