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还原思维,鉴赏写法:《跳水》学习活动设计|朱守芬

2023/5/18 15:33:47  阅读:111 发布者:

1.课题导入,引发探究

1)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师相机梳理归纳以下问题:谁跳水?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如何?

2)认识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放肆、桅杆、撕咬、吓唬、龇牙、咧嘴、瞄准”等生字词预习情况。

2)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文讲述了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大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把船长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处,孩子为了追回帽子不知不觉走上横木处在危险边缘。船长用开枪逼迫孩子跳水的方法,使孩子绝处逢生最终获救的故事。)

3.整体把握,质疑探究

1)交流问题:猴子是怎样一步步把船长儿子引入危险境地的?

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使得猴子更加放肆,猴子才敢更加大胆地去挑逗船长的儿子,把船长的儿子一步步引入危险之中。

2)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身陷绝境的呢?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体会到孩子已经走到了“绝”路,而且他走得很不稳,随时有摔下来的危险。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到孩子只要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没命。从“也难以回转身来”可以体会到孩子必死无疑,根本没有机会从横木上活着回来。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可以体会到之前孩子不知道自己已处于危险境地,此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正处于危险中,心里害怕极了,随时有可能因害怕发抖而失足摔下来。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这些句子可以感受到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们已被眼前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所措,侧面衬托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3)思考:孩子为什么必须跳水?

4.细读课文,还原思维

1)细读课文,画出描写船长动作、语言的句子,思考他是如何帮助孩子脱险的?

“本来、立刻、快”这几个词中体会到船长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表现了船长的果断、机智、镇定。

1)想一想: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当时孩子在高高的横木上,如果让他往回走,再从桅杆爬下来,一紧张随时都有可能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而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如果让孩子跳进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从常理来看,孩子是没有勇气往下跳的,正好船长手里拿着枪,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枪逼迫孩子跳下海,这样的话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2)细读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四十秒钟后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孩子跳入水中到浮上来,只有四十秒钟,但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表现了大家心急如焚。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3)学习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4)船长的表现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

遇到突发状况不要慌,要冷静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5.回顾课文,鉴赏写法

1)聚焦孩子的“神态”“动作”变化。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神态变化:笑得很开心、哭笑不得、气得脸都红了、气极了

动作变化:望、吓唬、大喊大叫、脱、爬、追、攀、伸、夺、追赶、喊、放开、张开、走、取

猴子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挑逗孩子,使他忍无可忍,从“笑得很开心”到“气极了”。

2)聚焦水手们,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在水手们一次次的哄笑声中,猴子越来越放肆,把孩子一步步引入危险的境地。

3)你想对孩子和水手分别说些什么?

对孩子:遇事要冷静,不要那么冲动。

对水手: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能太过分。

4)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5)思考从写法上,这个故事与《自相矛盾》、《田忌赛马》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在故事结尾处主要人物才出现。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