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源于哪里?习作能力又如何培养?带着两个问题在课堂当中不断尝试、实践、突破,有了一些小的心得,在这里记录下来。
一、习作动力源于价值
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课《那一刻,我长大了》中,我跟孩子们把这份作品定义为“夸夸文”,用最生动的语言将一件事情中记忆最深的时刻记录清楚,让大家阅读后都为你的成长变化点赞。“你越写越陶醉,越写越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棒,找到这种感觉就对了。”我和孩子说着,他们哈哈一笑,投入进自己的创作当中,有话可写、越写越长、越改越来劲儿。
二、习作素材源于生活
基于第一单元的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孩子们良好的写作反馈,第三单元的习作《他___了》我试图找到一个价值点,帮助孩子们产生灵感。
在本单元的日常课堂小练笔中,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契机。
上上周在改正数学作业,只看刘圣杰的典中点上都是错的。我问他:“你有不会的吗?”圣杰着急地面落难色,他那错题数量把我惊呆了。我觉得一个中午,他改都改不完,可看他那不放弃的眼神,我好像看出了他的坚定和对知识的渴望。我看他一直没有回答,以为他要放弃了。他说:“没有问题,一支笔,一个中午,一个奇迹。”他就是我的同桌刘圣杰。
这是班里一位孩子写的小练笔,题材源于生活又富有趣味,我在习作课的第一课时引用这则小练笔后,孩子们快速搜索到日常生活中非常值得记录的非比寻常的小事,愉快地把日常观察记录了下来。
有话可写,有素材可用。习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记录。日常勤记勤写,到关键时刻才能提取出最佳素材。
三、习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始于修改
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在本学期的作文课上,我毫不吝啬习作课时间,所有的单元大作文都是在学校当堂完成一稿、二稿后再进行三稿誊抄。但每一次的习作,修改什么呢?
我每次看完孩子们的习作,都会把精彩片段做截取。让孩子们向同伴学习,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作文修改。在此,我追踪跟进了上面提及的作者修改的二稿作品:
他____了
一个普通的中午有一场大战开始了,我将其命名为“奇迹之战”。圣杰拿着那快用完的蓝笔正在和改错大战。我问他:“你能改完吗?”他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听着那笔头沙沙的声音,他说:“一个中午,一支笔,一个奇迹!”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感受到了来自圣杰的能量!我坚信他能改完数学典中点。
已经过去20分钟了……30分钟了……40分钟了……我的卷子都写完了,只见圣杰忙前忙后,一会儿问问肖亦萱、一会儿问问我、一会儿问问陈雨晴。看着那慢慢减少的错题数量,我才发现那只是冰山一角!他的错题数量,就像雪山的雪花一样多!
又了过10分钟,典中点大军被刘圣杰打败了吗?
已经过了10分钟,我英语作业都写完了,圣杰有没有改完错?
“你改完了吗,圣杰?”我用眼神望着他,圣杰小声嘟哝:“快改完了,快改完了。”他去找了陈雨晴,可没通过。圣杰满脸写着不高兴,他好像快要承受不住了……
我真为他伤心,可在我眼里他赢了!这好像是一个不圆满的结局,可他成长了。
因为本次习作需要运用人物描写突出人物当时的具体表现并反应人物的内心,在班级习作互评赏析后,作者又进行了三稿的修改誊抄。
他成长了
一个普通的中午有一场大战开始了,我将其命名为“奇迹之战”。
在圣杰的桌子上,他用蓝笔正在和典中点大战。他满头大汗,改了半天,一道题都没改完。我问他:“你能改完吗?”他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一边用笔头疯狂地改错,一边坚定地对我说:“一个中午,一支笔,一个奇迹!”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圣杰眼中的团团火焰。我坚信他一定能改完错!
已经过去20分钟了……30分钟了……40分钟了……我的卷子都写完了,只见圣杰忙前忙后。他飞奔向肖亦萱问:“肖亦萱,这道题怎么做?”肖亦萱说:“这道题就用体积公式就可以了。”圣洁一边写公式一边对肖亦萱说:“谢谢肖亦萱。”之后,他又去问别人问题。他坚定的样子真可爱。
看着那慢慢减少的错题数量,我才发现那只是冰山一角!他的错题数量,就像雪山的雪花那么多!
过了20分钟,我英语作业都写完了,不知道圣杰改完典中点了没有?
“你改完了吗,圣杰?”我用眼神望着他,圣杰手上拿着快用完的蓝笔,笔头沙沙的声音又变大了一点,圣杰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嘴角微微颤动,脸上充满欢喜,他说:“我改完了。”
他一蹦一跳地冲到陈雨晴那里,拿出了手中的典中点,信心满满地把典中点往那一放,说:“陈雨晴,我改完了!”陈雨晴把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说:“真的?我看看……你这该在哪里了?我看不太清楚啊!”
圣杰十分伤心,嘴都快撇到地上了,脚好像没有了知觉,一抖一抖地,好像即将承受不住了……
我真为他伤心,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这是一种精神——永不放弃!
小作者的作文越改越好!这都是自主琢磨与兴致索然。抓住生活中的观察,用习作去表达,让作品被看见、被认可,孩子们会越改越喜欢,越写越自信!
四、习作课的后续
今后习作课的生长点在哪里呢?五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六里就有作文修改的解读。在翻阅《写作力:创意思考的写作策略》这本书后,看到这样两段文字“写作过程:怎样有效率地写作?计划、起草、写作、讨论、修改、分享、发表。”“六项写作基本特征,有效率地写作,怎样写?想法、结构、表达、选词、句型、规范。”
从上面这位小作者的2次习作修改中,就能分析出不同角度的修改策略。因此,在今后的习作课实践过程中,有三点思考:一是,不仅要横向分享同学们的优秀习作片段,也要纵向总结、展示同学们修改习作的角度与方法;二是把握7个写作过程,让计划、起草、写作、讨论、修改、分享、发表7个过程渗透在日常单元学习中;三是关注写作的6项基本特征,习作讨论修改课上有侧重地引导孩子从想法、结构、表达、选词、句型和规范这6个方面进行思考。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