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 肥皂泡》学习活动设计|三下六单元

2023/5/18 15:21:56  阅读:168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墨小语 ,作者小彭老师

20 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1.回顾前两篇课文。引出课题。

2.关于冰心,你有什么了解?

3.观看冰心分享玩肥皂泡的视频。冰心小时候喜欢吹肥皂泡玩,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她的手、她的嘴、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美丽和快乐,还吹出了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冰心的美文和那如影如幻的肥皂泡,共同感受她童年的乐趣。

4.指导“皂”的书写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2.疏通字词。

1)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读音是否读准确。

2)疏通生字词

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颤巍巍 光影零乱

学生读词,教师相机纠正

3.出示填空,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做)肥皂泡-(看)肥皂泡—(吹)肥皂泡—(想)肥皂泡

板块三 走进“最爱”,说清吹肥皂泡的过程

1.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最爱玩”。

出示句子: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肥皂泡

2.组织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

玩肥皂泡不受天气和季节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玩。

3.学生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说清楚制作肥皂水和吹肥皂泡的过程。

1)出示要求

①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②找出每一步中描述事物形态的词语。

2)小组合作

要求:先对照找的动词是否一致;再整合为4-5个步骤,用“首先……然后……接着(再)……最后……”等连接词把做肥皂泡的过程说清楚。

3)小组展示

表示动作的词语有:放 加上 和弄和弄  蘸上 吹起 提 扇

描述事物形态的词语有:碎肥皂→肥皂水→泡儿、球儿

4)指导学生用上连接词,边读边做动作,把作者制作肥皂水与吹肥皂泡的过程说清楚。

5)取出泡泡器,体会吹泡泡的技巧,感受吹泡泡的乐趣。

小结:虽然制作方法简单,但是吹起来却很有趣,这也是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抓住系列动作,用上连接词,我们也能像作者那样,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说清楚。

4.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1)指导朗读。

提示:作者吹泡泡时的动作是非常轻柔的,所以朗读的时候语速可以稍慢一些,温柔一些。

2)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再读这一段,你从哪里能够体会出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

板块四 指导书写

指导“透、婴、娇”等生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复习引入,回顾“最爱”

1.引读第二、三自然段,回顾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的原因。

2.复述吹泡泡。

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还有其他原因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块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欣赏肥皂泡的“美丽”,体会“最爱”

1.学生自主朗读第四自然段,并根据要求自学。

要求:

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样的?(从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不同方面思考)

2.学生交流。

1)作者眼中的肥皂泡是怎样的?(按顺序)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①齐读

②提炼理解

五色的浮光:结合教材插图,理解“五色的浮光”就是浮在泡泡表面上的光呈现出丰富灵动的色彩。

轻清透明:运用拆解法,理解“轻清透明”就是“轻+清+透明”,指重量很轻,可以飘在空中,清澈又透明。

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①引读句子,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

②组织交流,指导学生理解句意,体会情感,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玲珑娇软:运用拆解法,理解“玲珑娇软”,“玲珑”指物体精巧细致,“娇软”指柔美、轻柔,联系上下文可知肥皂泡的精巧轻柔。

颤巍巍:联系生活,做动作理解“颤巍巍”。

光影零乱:联系上下文,理解“光影零乱”。被扇成长圆形的大肥皂泡,一直不停地抖动摇晃,球面上的光泽、颜色,变化特别快,让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在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上文中“薄脆的球”“扯成长圆”“颤巍巍的”“无声地散裂”等词句写出了肥皂泡薄脆、稍不慎即会在空气中破裂的特点。

3. 体会心情变化

1)看描写肥皂泡样子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形状、状态都在变化

2)关注第4自然段,随着肥皂泡的变化,还有什么也在变化?

心情

3)默读课文,梳理“我们”的心情变化

兴奋——激动——紧张——失望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孩子吹肥皂泡时的心境。

5.小结学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读懂了作者独具个性化的文字,体会了冰心童年时对吹肥皂泡的喜爱,也学会了通过借助

和视频、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读懂难理解的句子。

板块三 学习第五自然段,放飞想象,升华“最爱”

1.抽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想象。

2.过渡: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还因为泡泡能引发作者无尽的想象。

3.默读第5自然段,圈画作者对泡泡的美好想象。

快乐、骄傲、希望

4. 作者想象这些泡泡到哪里去?干什么?

1)交流

2)想象拓展:这些泡泡还可能飞去哪里?去干什么呢?

5.小结: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不仅仅是因为肥皂泡的美丽,还因为这飞起的泡泡中有她的想象,有她的童年,有她回忆时无尽的快乐、骄傲与希望。(带着美好的想象齐读)

6.补充资料,体会冰心对童年的赞美。

1)阅读资料袋,圈画冰心创作的三大主题

大自然,母爱,童真

2)这篇作品属于哪个主题?

板块四 回归“最爱”,总结学法

1.小结内容:童年最美。今天咱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知道吹肥皂泡是她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作者把童年的美好经历用清新自然的文字表达出来,不但让自己记住了童年的幸福,也让读者获得了快乐和幸福的体验。

2.小结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抓关键词、解释难懂的词语、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不同方法理解了难懂的句子。这些方法,和我们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近似。今后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多运用。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