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四下《我们家的男子汉》文本教学解读和学习活动设计

2023/5/18 15:17:47  阅读:165 发布者:

/杨瑞霞

一、 文本教学解读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作家王安忆写的一篇长篇叙事散文,原文2700字左右,写了5件事。入选教材时有改动,课文总共1000余字,叙述了小男孩对食物、对独立和面对生活挑战三个方面的成长经历,刻画了一个天真执着、可爱睿智、聪明沉着的男子汉形象。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主题鲜明。除了开头和结尾,课文中间部分以小男孩的性格特点为线索,把他成长过程中的众多事件分成了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一个小标题。每个板块内容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有序地写出了男子汉的成长历程。

这篇课文的材料选择和行文结构极大地关照了单元的语文要素。“他对食物的兴趣”叙述了他吃饭、吃青菜、吃包子、吃大拇指、学醉拳、想当少林寺和尚等内容,非常适合“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要素的训练。

“他对独立的要求”详细描述了他到门口小店买东西从陌生、紧张到熟悉、老练的具体过程;“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他从两岁入托儿所到四岁回安徽的成长经历。这两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范例,有利于达成习作训练的目标。

根据这篇课文的导读,可以提炼出三项学习任务:一是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借助小标题,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了解课文三个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这个男孩是个“男子汉”,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是提炼列小标题的方法,尝试换小标题。

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小标题中的关键词,比如,“他对食物的兴趣”,关键词是“兴趣”,表现在哪里呢?学生顺着这个问题阅读,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就能总结出“他对食物的兴趣”的具体表现。如此以小标题为线索展开阅读,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就在品读关键语句中水到渠成了。

换小标题前,需要提炼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时,学生总结了拟小标题的方法: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即谁干什么,或者谁怎么样。通过迁移已有经验,“他对食物的兴趣”可换成“他超级爱吃”,“他对独立的要求”可换成“他独立买东西”。有不同就有比较,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列的小标题与课文的小标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小标题变的是语言表达,不变的是内容大意。

根据上述文本教学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 运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认识“徽、谜”等13个生字,读准“强、吭”两个多音字,会正确认读“一声不吭、引吭大叫、倔强、强壮”等词语。

2. 尝试用较快的速度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小标题,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列小标题的方法, 尝试换小标题。

3. 自主阅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结合课文小标题,感受男子汉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根据提示,明确任务。

1) 自主阅读,标识任务。

请你默读学习提示的内容,用序号标识出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预设:

任务1: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小标题了解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任务2:了解课文三个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这个男孩是个“男子汉”,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尝试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2) 交流讨论,明确任务。

2. 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自主阅读,把握内容。

请你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围绕小标题,作者都写了哪些事例,请你圈画出相关语句。

2) 围绕小标题,抓具体事例。

我们一起看第一部分,围绕“他对食物的兴趣”,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例?(指名学生分享自己圈画的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结合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有利于自主学习活动的展开。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引导他们迁移运用“借助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训练重点。】

板块二 感受形象 体会情感

1. 关注事例,感受形象。

1) 抓具体事例,感受“男子汉”形象。

在这些事例中(“他对食物的兴趣”这部分),你从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

预设:

“他吃饭很爽气。”

“当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他不爱吃青菜。可是我对他说:‘不吃青菜会死的。’他便吃了,吃得很多。”

“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十分入迷。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

2) 交流讨论,感受“男子汉”形象。

“他对独立的要求”和“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这两个部分内容,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

2. 结合事例,体会情感。

1) 自主阅读,关注表达情感的语句。

请你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对这个“男子汉”有着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了,请你圈画出相关语句。

2) 结合事例,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指名学生分享自己圈画的表达作者情感的相关语句,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着的乐趣的。”

“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我有点儿后悔起来。”

“我很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突出,扩大,再扩大,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

【设计意图:三个小标题下的内容是从不同角度,通过具体事例来塑造“男子汉”的形象,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结合具体事例来感受形象,从而让“男子汉”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表达作者情感的相关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板块三 提炼方法 换小标题

1. 回顾方法,学列小标题。

1) 回顾《小英雄雨来(节选)》列小标题的方法。

预设:

核心人物+核心事件——谁做什么,谁怎么样

2) 尝试用多种方法来概括本文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学列小标题。

预设:

第一部分:他吃饭很爽气、他超级爱吃

第二部分:他独立买东西、他提出要让自己买

第三部分:坦然接受现实、他沉着面对挑战

2. 比较异同,深入思考。

想一想,你起的小标题和课文给的小标题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设计意图:小标题本质上是对某个部分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列小标题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清小标题的“变与不变”。“变”的是表达方式,“不变”的是内容大意。】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