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助力课堂 “技术”加持学习 ——记明强小学与九亭五小及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两地三校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2023/5/18 14:26:38 阅读:90 发布者:
“双师”助力课堂
“技术”加持学习
——记明强小学与九亭五小及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两地三校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5月10日下午,以“借真实情境,融实践探究,落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明强小学与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的数学组联合教研活动在东校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共同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明强小学全体数学老师、九亭五小部分老师及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的老师们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明强小学四年级教研组长张幸儿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第一环节:集体观课
明强小学宋君秋、九亭五小崔娟老师以创新的“双师”教学形式为大家带来了教研组精心设计的《出行中的数学问题》一课。
两位执教老师从真实情境出发,围绕“如何为三名学生从明强小学东校到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最佳出行路线”这一驱动性问题,学生需要考虑诸如出行时间、出行方式、路况交通、总体花费、天气状况甚至是交通法规等都成为学生研究的内容。
在以小组形式开展的实践、合作与交流中,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电子地图上查找到的多种出行方式,在考虑总体费用和时间成本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积累的数学知识,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和设计,从而优化出最佳的出行方案。两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真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充分调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不断发展核心素养。
第二环节:课标解读
明强小学季小燕、王振妍老师对比新旧课标,发现在《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综合实践板块有了以下变化:(1)课程内容结构从“单一学科”转向“学科综合”;(2)学习方式从“实践活动”转向“主题项目式学习”;(3)课时安排从“单课时”转向“微单元”;(4)学业要求从“模糊难测”转向“精准可测。基于以上4点,本节课两位执教老师选择了真实且贴切的问题情境、设计了明确且开放的活动任务、经历了完整且有序的活动过程,并注重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紧密融合。
第三环节:单元规划
明强小学陈道勇老师对本节课所处的单元进行了规划的解读:如果把“旅游”作为一个大单元来研究,那么在这个大单元中涉及数据分析问题、单位换算问题、速度问题、概率问题、货币汇率问题等等小单元。本节课所呈现的《出行中的数学问题》,主要包括了解电子地图的功能、规划合理的出行路线、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等。在整个单元中,寻找数学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系、探求知识脉络蕴含的价值主线、关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学习体验。
第四环节:互动研讨
明强小学
本节课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内容选择上贴合生活实际,课堂上探究的任务聚焦于出行方式的选择,学习任务具体指向了学生真实出行的各种因素,比如说时间,费用,以及骑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而是综合考量,真正发自肺腑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比较、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老师渗透了观察、优化、解读数据、应用数据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让他们课后也会带着这样的精神去探究生活中更多的问题,打开新的视野,真正帮助学生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发芽。
九亭五小
课堂上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完整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生活方法、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也感悟到了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
本节课基于课本的知识领域,立足于真实情景下的研究,学生能在任务驱动中进行探索。通过同伴的互助、合理的分析等实质性的活动,让学生获取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了我们课本领域以外的相关知识,真正做到了与实际生活的连接。
最后,明强小学课程教研部副主任李静肯定了“出行中的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真实情境的设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这是继上学期三年级小教研领衔“游玩中的数学问题”的后续,其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可以是校园中的数学问题、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美食中的数学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后续的系列研究。其次,这类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形式可以丰富、多元,比如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等方式的结合。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是从课堂中学习,还要在亲身实践中去寻找,数学学习是结合实践解决问题的。本次活动是明强小学、九亭五小与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数学学科的首次联合教研,互研互鉴,共同提升。联动共享,携手共进!期待三校老师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花样活动,玩转数学。
转自:“明强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