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教研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设计——杭甬温绍台“五地五校”教育联盟研讨会语文专场活动
2023/5/17 16:57:21 阅读:317 发布者:
五月,在泛着光亮的枝叶间,悄然抵达。在有光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杭甬温绍台“五地五校”教育联盟研讨会语文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教材解读、课例展示、课例点评和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研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课文设计”。本次活动由郑蓓蓓、项璐珍两位老师主持。
精彩上午
2023 五地五校
1
活动伊始,乐清市实验小学叶金花老师和杭州市丁信小学罗茜茜老师分别带来了《剃头大师》和《田忌赛马》两课的教材解读。叶老师紧扣“有趣”一词,从单元整体出发,围绕“有趣的单元”、“有趣的事儿”、“有趣的语言”和“有趣的作者”等几个板块进行分析,再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进行解读语文要素,建构了以学习任务群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罗老师以文本为起点,从准确把握单元要素的角度切入,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思辨性文本的语用价值;同时,将文本逻辑关系和人文素质目标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课堂上的有效教学。
上午第一节课,乐清市实验小学黄亦娜老师引领三(2)班孩子学习《剃头大师》,开启富有趣味的童年之旅。黄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借助
”、“联结生活”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借助“剃头PK单”,对比阅读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在关键词句的朗读品悟中习得方法,初步感受人物特点和故事的童趣。最后联读《调皮的日子》语段,感受秦文君语言之趣。整堂课,“趣”探究,“趣”表达,有趣又深刻!
第二节的精彩课堂,由杭州市丁信小学吴静老师和五(1)班孩子共同呈现。吴老师创设了挑战赛马场上星级解说员的任务情境串,引领学生借助对阵图和人物印象记,逐级探究表达,探究人物内心,感悟人物性格特点,解说比赛过程。通过搭建“观察——分析——决策”的思维支架,推理思维过程;通过一次次解说,不断激活孩子的思维火花。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思维已构建,思维已发声,教学已落实。
课例展示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柯珂带来了精彩的课例点评和讲座。柯老师指出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应从“语用价值”的意义、定位和“语言实践”的路径等方面切入,思考如何用好统编教材,以及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体现单篇课文设计的语用价值。她结合两个精彩课例,对语用的融通、转化、撬动和突围进行了梳理分析。柯特的讲座,让在场的老师更清晰地认识到重视语言实践运用的重要性。
缤纷下午
2023 五地五校
2
来自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的万金丹老师、奉化区锦溪小学的王惠老师和玉环市实验小学的毛仙云老师,用精彩的教材解读汇报,拉开了下午场的帷幕。三位老师立足单元视域,紧扣语文要素,分别针对《青蛙卖泥塘》《童年的发现》《宝葫芦的秘密》三篇课文,准确深入地进行了解读,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让我们明晰了单元学习任务及单篇课文在单元中的教学价值。
教材解读后,我们观摩了三节精彩的课堂展示。第一节是由萧山区世纪实验小学万金丹老师和二(5)班孩子带来的《青蛙卖泥塘》。万老师通过结合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创设情境助力识字写字;借助搜寻青蛙为卖泥塘做的事,来梳理课文内容。适时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情境,课堂充满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节是《童年的发现》,由来自奉化区锦溪小学杨菊芬老师和银溪校区五(2)班孩子们共同展示。杨老师借助学习任务单,让孩子们分组合作,解密作者为解决“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这两个问题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如何。学生们读着,聊着,想着,悟着……学习悄然发生。美好的童年不仅有好玩的故事,更有好奇、幻想和不可思议的发现。
第三节课由玉环市实验小学金锦杰老师带领四(2)班孩子探寻《宝葫芦的秘密》。金老师创设“金葫芦奖”故事会情境,借助前测学习单梳理课文内容,通过表格梳理奶奶故事的共同点来发现宝葫芦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特点续编故事或创编新故事。这节课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意表达提供了一个类似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平台,值得一学。
课堂展示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吴淼峰作题为《大概念:基于理解的学习设计》的讲座。吴老师从知识、课程和素养三大视角阐述聚焦大概念的必要性,以具体课例生动地阐明如何建构大单元,以及如何设计单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吴特也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准点评,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收获。
一路前行,一路芬芳
杭甬温绍台“五地五校”教育联盟
将继续秉持教育情怀与共享精神
彼此扶持、相互守望、携手并进
共同推进跨区域的教研工作
更上一个台阶
转自:“乐清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