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世茂·教学】经历统计过程 培养数据意识——新课标理念下大单元“结构化”教学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数学组)

2023/5/17 16:50:16  阅读:228 发布者:

《新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结构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素养表现之一,主要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现象的感悟。数据意识的形成有助于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59日,世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经历统计过程  培养数据意识”为主题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研讨活动,旨在让老师们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多形式理解新课标理念。

01

课例观摩

两节展示课都以学校即将启用智能书柜为背景,以解决实际问题驱动统计活动的开展,学生具身体验统计过程,感受统计需要,掌握统计方法,培养数据意识。

汪梦佳老师执教二年级《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类整理》一课,引导学生根据推荐书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同时,自然引发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的需求;由“扶”到“放”,充分经历记录、整理分类结果,获取数据的方法,积累初步的收集数据的经验;最后读取数据信息解决问题,感知数据整理的意义。

肖朵歌老师执教三年级《简单的数据汇总》一课,巧设情景,引发需求,以核心问题统领统计活动;明确方法,有序组织,扎实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适时补充抽样统计方法,扩充知识;问题引领,思考辨析,数据信息的挖掘逐渐走向深层,数据意识的培养在课堂落地。

02

评课研讨

老师们对两节课的设计、活动的落实、素养的培养给予了认可,对两位教师的成长和进步给予了高度赞扬。

沈梦娇老师结合曹培英老师关于“数据意识”的讲座从问题驱动,亲历活动;亲近数据,解读信息;挖掘内涵,体会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点评。两节课都有效落实了“三会”目标,解决真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眼光,选用统计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数学的思维,能用符号、语言、表格呈现结果,培养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王佳老师从生本课堂的创设,核心问题的设计,教师的有效导学等角度谈了自己的听课感想,她说学生的数学学习俨然成为了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浦芳校长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两周来的付出,一次次调整试上中成长悄然发生,进步肉眼可见。两位老师都能巧妙创设情境,引发统计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实现素养与思维共生长。

我们的新生代老师们在听课评课的过程获益良多,她们将所感、所思转化为文字,围绕数据意识的培养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本次卷入式校本教研活动老师们研学共进,对如何开展结构化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数据意识的培养达成了许多共识。最好的课堂在教研的路上,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反思,每一次进步,都会使我们更加坚定循着新课标理念这座灯塔探寻深度课堂、融美教学的信念。

转自:“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