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临沭实小-教师成长】群英荟萃精彩纷呈——走近经典 趋光前行

2023/5/17 16:09:07  阅读:67 发布者:

2023512日—14日第3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南京金陵中学体育馆如期举行。本次活动汇集了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专家,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带来了一场集视听和心灵震撼的教学盛宴。

新时代的好课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李政涛教授鞭辟入里,给了我们“六字诀”,深以为然。 好的课堂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实”中有得,在“放”中自信,在“清”中深邃,在“细”中夯实,在“深”中向美,在“融”中成长。

贲老师整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放,深,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让知识与问题结构化。贲老师智慧引领学生从细微处着眼,引发学生思考探讨,乘胜追击,最后汇集融合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看似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将学生的思维拓宽、拓深,真实的课堂,课已下,意未尽。

张齐华老师的《用方向和角度确定位置》这节课是既是实在的又是实用的,老师以生为本,为学生创造最为合理的学习材料和教学路径,体现了生命的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说,放手让学生做,放手让学生参与。善待了学生差异,将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放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量角方法,老师一一给予反馈,师生之间保持着有效的互动。课堂上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问话,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张老师创设了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2、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教师巧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学定教。巧妙设问引发了学生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学生发现已有的知识已不能满足需求,即同方向但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得到激烈的碰撞。

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巧在需要角度才能将物体的相对位置描述清楚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发需要,而不是老师强加的。当学生在知道了用角度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后,老师再次巧设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第二次认知冲突,即知道角度但不知道距离。学生感受到只有角度还是难以描述清楚的,距离就成为学生自身的一种需要。这一环节的设计与上一环节有异曲同丁之妙,这是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层层深入的分层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这个知识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明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识到新知识产生、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俞老师通过一直追问,持续鼓励引导,最终让学生敢说敢想敢思考,学生状态越来越好。俞老师的课堂幽默风趣,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用提问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面的含义,让学生自己探索。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课如其人,罗老师的课通透、自然、轻松、精彩。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好奇发问、尊重学生的困惑、尊重学生面对不同意见时的坚定。一起顺其自然得那么轻松而舒服。由1÷43÷4,难度跨度太大,学生一时都懵了,这个时候的小组合作学习真的很有亟待必要性,,学生大脑都在冥思苦想,力求突破,获得老师认可

课堂的精彩来源于层层推理和步步验证。为了验证每一个算式是否成立,如何成立,孩子们积极探索,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推理,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建立和培养起来了。更奇妙的是每个学习过程如此真实,每个学生的成长如此神奇。没有刻意的雕琢和强加,有的是慢慢等待和静静欣赏。

教育的美好何尝不是这样呢?《用字母表示数》简单又不简单!简单之处在于顾老师借助一袋普通的乒乓球个数展开教学,不简单之处在于顾老师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感知、类比、优化,丰富了字母式的内涵,让知识生长,让知识联系起来!像拼图一样,把知识碎片都拼成一幅作品!从学到用,整体感知简易方程的知识!

顾老师在学生理解字母式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字母式,让字母式在具体的情境中赋予特殊的含义。学生们利用a写出一个个新的字母式并清楚表示新的含义。2a表示顾老师年龄的2倍,a-1表示顾老师去年的年龄......字母式被赋予了意义后,变得灵动可爱。

徐老师的课独具一格。课上的情景剧真好,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冷落了谁真不行。借助生活事例很好的让学生避免乘法分配律的易错点,让学生在做游戏,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内涵。

徐老师,教育界的相声大师,用幽默诙谐最简约的语言把难点讲的如此透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在茫茫人群中,从不追星的我,却排了很长的队和偶像合了张照片。

转自:“临沭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