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通过导学案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 “主问题” 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语言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及跨文化意识的提高。
可以说,导学案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而 “主问题” 则是路标,在导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 “主问题” 线索,那么该课型在知识体系、思维梯度、学习能力构建上则是不充分的。
下面,笔者以译林版八上 Unit 4 Do it yourself 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为例,说明 “主问题” 导学案设计的具体方法。
一
本课时的特点
译林版教材的 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是每单元的导入环节,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学习的兴趣。Welcome to the unit 这一课时实质上是一个单元的引子,语言知识不多,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具有引导作用。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旨在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视、听、说及讨论、写作、表演等方式训炼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二
导学案设计
DIY 是英文 “Do It Yourself” 的缩写,意为 “自己动手做”。DIY 的原意指不依赖专业的工匠,自己利用适当的工具与材料来进行住宅的修缮工作。但后来 DIY 的概念扩展到所有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情上,比如家具 DIY、美食 DIY 等。DIY 的目的也由最初的节约开支,慢慢地演变成休闲、发挥个人创意、培养爱好等。
下面是译林版八上 Unit 4 Do it yourself 第一课时问题导学部分的导学案设计,这部分是导学案的主体部分,也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
Question 1
What is DIY? (Free talk)
1. Do you like doing things by yourself? And why?
2. What is DIY in your mind? What DIY work did you do?
Question 2
How can you do DIY work? (Part A)
1. What tools do you need to u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are these tools used for? (Match)
Question 3
What DIY work can we do?
1. What DIY work will Hobo do? (Comic strip)
(1)Answer questions:
What’s Hobo going to 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should Hobo do fir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does Hobo probably ne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
One day, Eddie brings Hobo a new . Hobo is very but he know what to do. Eddie tells him to read the first, and says to him “You’d better some .” When Hobo everything OK, Eddie doesn’t want to help him any more. Do you know why?
2. What DIY work will Suzy do? (Part B)
What is Suzy going to do to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tools does Suzy need for DI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at does Suzy think of DI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DIY work will you do?
(Make a dialogue)
Do you like DI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make?
What tools do you need?
三
“主问题” 的线索设计
以上导学案的设计有三个 “主问题”,这三个问题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是导学案 “主问题” 的线索设计。“主问题” 的设计强调三条线索,即知识线、活动线和能力线。
“主问题 ”设计的知识线
导学案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如果设计是碎片化的,那么就无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构建。因此,导学案要注意知识线。知识线即知识的层次性,有了以 “主问题” 为线索的设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梳理单元知识。
上面的范例围绕 DIY 这一标题,设计了三个 “主问题”,而教材的教学内容就放在了三个问题板块之中。
“主问题” 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使得知识的学习变得系统而有条理。这样的设计通过这种牵引力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学习就变得有条理、成系统。
“主问题” 设计的活动线
导学案的设计还要注意活动线。导学设计不仅仅是知识的有序堆砌,它更要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让学习的任务变得更简单。因此,活动线也可以称为学法线。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习题集,不能简单进行试题的堆砌,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有序起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课时导学案设计范例中,笔者在每个 “主问题” 下面都设计了学习活动,把每个学习活动支撑起来就是课堂的学习过程,也是把学习化难为易的过程。
“主问题” 设计的能力线
导学案的设计更要注意能力线。听、说、读、写 “四会” 要求应在设计的时候就被考虑进去。比如本课时属于单元引子,这个板块的语言知识不多,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要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充分的了解,以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笔者以 “什么是 DIY?” “怎样DIY?” 和 “我们能够做什么?” 三个 “主问题” 为核心,把课堂知识有条理地融入其中,把学习方法也融入活动中,同时把课堂活动分层次地融入“主问题”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 “主问题” 为支撑,构建起一个以 “主问题” 为线索的知识体系、学法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有层次地、系统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四
“主问题” 设计的意义
课堂有主线
思维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都会以问题来进行引导与分析,不断细化问题,通过随意的 “连问”、简单的 “追问” 和习惯性的 “碎问” 来进行课堂教学。这些提问没有主线、没有意义,更是没有效果的。
而 “主问题” 则有着 “一问能抵多问” 的艺术效果。将 “主问题” 贯穿于课堂教学步骤中,往往表现出一种 “追寻线索” 之美,表现出 “妙在这一问” 的深刻意境。
学习有策略
导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如果导学设计是碎片化的,就无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构建。有了 “主问题” 设计,就可以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梳理,形成学生的学习 “知识树”。
课堂有任务
“主问题 ”即为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主问题” 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构建课堂上的一个教学活动 “板块”,拓展相关的学习任务。
“学案导学” 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工具,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好方法;是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具,也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主问题” 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线,它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这种设计可以让英语课堂的学习脉络更清晰,学习更高效,学习效果更明显。
“学案导学” 和 “主问题” 设计的完美结合,势必会对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培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 | 英语教师 作者 | 陆丰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