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谈 | 王若语: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策略(附案例)

2023/5/16 16:17:34  阅读:117 发布者: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新时代落实党和国家要求,也是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的积极探索。本文以新课标相关要求为指导,基于教材内容,针对不同课型,结合案例探讨了如何运用体验驱动、语境拓展、活动递进、主题牵引等策略,将中国文化融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效学习文化知识,形成“文化意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国文化;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张军,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文化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六要素之一,在内容上涵盖中外优秀文化知识;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鉴赏,代表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既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课标》对文化教育的重要导向。

有效使用教材是实现中国文化与英语课程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文化理解与认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余贝贝,2022)。本文探讨如何基于教材内容,运用体验驱动、语境拓展、活动递进、主题牵引等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借助语料迁移情境,体验驱动理解中国理念

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应用需要情境的支持(凌旭群,2018)。文化学习情境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文化体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情境设计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体现一种认知、理解、思考、提升的过程(梅德明,2020,转引自徐祖情,2022)。中国理念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对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内容,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活动驱动学生进行感知和体验,才能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借助语料将教材故事情境迁移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在以真实事件为背景的语境中融合表达中国理念的文化内容,并通过有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潜移默化地将学生语言学习运用和文化观念塑造相结合。

[案例1]

人教版《英语》(下同)五年级上册Unit5 In a Nature ParkStory Time板块是一个配图故事,讲述了两个主人公在自然公园里描述景物的场景。研读语篇内容后,教师提炼出三个语篇要点:What—描述自然公园美景以及主人公的有趣见闻;Why—体现自然界万物的和谐共生;How—以对话形式呈现故事情节。为了深入挖掘语篇的价值内涵和育人功能,教师基于教材故事的情境,结合教学内容,将故事情境迁移到“重庆缙云山”这一自然公园情境中,以2022年缙云山山火事件为背景,融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并在教材

的辅助下创编出题为Jinyun Mountain Park 的对话语篇:

ZoomZip在缙云山游玩。)

Zoom: What a nice day! Lets go to the Jinyun Mountain.

Zip: Why not? We can take some pictures there.

Zip: Look at that beautiful bridge.

Zoom: Yes. The mountains and trees are beautiful,too.

ZoomZip突然发现山上起火了。)

Zip: Look! There is a big fire over there!

Zoom: Oh,the mountains and the trees are red now.

Zip: Lets go and have a look!

Zip: Are there any people over there?

Zoom:Look! There are many firemen over there!

Zip: There are also many volunteers.

Zoom: The fire is put out! Hooray! Hooray!

(第二年,ZoomZip再游缙云山。)

Zoom: Hey! Why dont you take a picture of me?

Zip: Later, Zoom. Lets take pictures of the visitors first.

Zoom: Oh, dear me!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Zip: The mountain is green again.

在学习以上对话后,教师以探究Jinyun Mountain Park is beautiful.的主题意义为线索,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回答以驱动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分别为:

Q1: What colour is Jinyun Mountain Park and why?Jinyun Mountain Park is green,because the mountains and trees are green.

Q2: Why is Jinyun Mountain Park red?Jinyun Mountain Park is red,because there is a big fire.

Q3: Why are there many visitors in Jinyun Mountain Park?Because the fire is put out ,Jinyun Mountain Park is beautiful again.

(注:斜体部分为参考答案)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借助

、语言提取信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模仿人物对话,描述缙云公园美景,体验青山绿水的美丽生态;而后通过观看山火肆虐的真实视频,了解火灾对生态造成的危害,感受消防员、志愿者等英勇救火的品质;最后通过讨论扑灭山火后,来年的缙云山又重现昔日美景吸引游客的景象,让学生明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树立环保理念,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理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发展理念,实现对本课主题意义的探究。

透过词义挖掘意涵,语境拓展,彰显中国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词汇教学相结合,既为学生塑造了正面人生榜样,把英语学习与引导学生做人、做事相结合;又避免了词汇教学惯有的机械记忆和操练,有助于挖掘词汇在特定情境中的内涵,使学生透过语言符号提取文化信息,提升文化意识。

[案例2]

六年级上册Unit5 What Does He Do? 的话题是谈论职业。学情分析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缺乏对各个行业背后的工作性质、特点等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聚焦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的主题内容,确立本单元以“Chinese Dream, My Dream”(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统摄寻榜样、树理想、圆梦想三个子主题,最终实现“立志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见下表)。

Chinese Dream, My Dream单元主题内容体系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词汇课,教材语言知识目标是factory workerpostman businessmanpolice officer 的学习及其在相关句型中的运用。立足词义,教师补充了我国建国以来从事这四个职业的优秀人物及其可贵精神的素材,按照人物出现年代由远及近,并让学生基于对人物事迹的了解,体悟出这些职业词汇在特定语境上的内涵,如对工作精益求精,工作中全神贯注,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等。这些内涵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由此引领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感悟中国文化,在文化意识提升中彰显中国精神。

匹配主题嵌入绘本,活动递进,赏析中国经典

《课标》倡导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并且可适当选用或开发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以补充教材的教学内容(教育部,2022)。《课标》还指出,教师在开发素材性资源英语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选用具有正确育人导向的,真实、完整、多样的英语材料,如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学习材料(教育部,2022)。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其传统文化精髓能给学生带来滋养与感悟,具有传承和传播的价值。匹配单元主题,优选契合学情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绘本,以单课嵌入式实施教学,是实践以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融合中国文化的有益探索。

[案例3]

六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 的话题为周末计划,教材单元内容涉及周末活动的相关词汇以及“be going to...”这一句型结构,还涉及关于中秋节的语篇和ZoomZip之间探讨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办法学会游泳的故事等。

在完成教材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后,教师使用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何其莘、杨孝明,2018)中的绘本故事The Foolish Old Man Who Moves the Mountains (《愚公移山》),该故事所蕴含的不怕困难和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与教材本单元Story Time的故事内涵价值相一致。同时,该系列绘本语言地道、表意精准、结构科学、图文并茂,是良好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递进式的分层活动,推进语篇挖掘和学生发展。在学习理解层次上,以解决There are two big mountains in front of their house.”为起点,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完成思维导图,梳理和提炼语篇内容要素,在呈现出问题解决方式的同时,形成清晰的语言要点和文本结构思路(见图1),辅助学生把握语篇大意。

1《愚公移山》语言要点和文本结构教学思路流程图

在应用实践层次上,让学生带入情感进行角色表演,结合语言和动作表现故事角色态度,并通过角色语气的不断加强,体会人物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表达个人理解,运用理据进行人物评价,观点分享,揭示出愚公精神的内涵。

在迁移创新层次上,通过完成写作任务单(见图2),引导学生基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最终实现对故事的赏析,从而利用中国经典故事对学生展开正向激励。

2 写作任务单

统整内容优化复习,主题牵引,宣传中国形象

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常见课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和叠加,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割裂了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造成学生语言知识的孤立和碎片化,使其认知结构缺乏连贯性(李孝燕,2020)。通过主题牵引,教师能有效整合单元复习内容,促进教学育人目标的达成。

地域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性、亲近性和人文性,对本土学生极具亲和力,是理想的文化课程资源。因此,统整教材单元所学内容,围绕地域文化确立复习课主题,有利于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案例4]

本课是对三年级上册Unit2 Colours所学内容的单元复习课,核心语言知识为包括关于颜色的相关词汇,字母ABCD的读写,句型“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This is... /Nice to meet you.”以及运用颜色类单词表达“I see.../ Show me ... /Colour it...”等句子。结合以上内容,教师确立A Colourful Chongqing为复习课主题,并涉及如下课堂活动:

[活动1]

教师通过播放重庆城市宣传片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导入在机场迎接外地朋友的情境,并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运用本单元相关句型进行相互问好、进行人物介绍,创设出本课“重庆一日游”的语境。

[活动2]

教师设计四条重庆旅游线路,分别为:自然风光、城市建设、乡村振兴、革命景点,运用相关

呈现各个线路的重要景物,通过

观察、听力训练、表达交流等活动使用句型I see...”进行表达,感受城市各方面之美。

[活动3]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水彩笔进行美食手绘,要求色彩丰富,并用Colour it.../ Show me ...”等句型进行描述,了解重庆多样的饮食文化。

[活动4]

教师将字母复习与重庆特色的桥都文化相结合,呈现重庆著名的水路、公路桥梁的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匹配相应字母,进行巩固训练,也加深对城市地形地貌的认知;

[活动5]

教师准备一些

,图中红色体现红岩文化、橙色体现脐橙丰收、绿色体现生态文明、黄色体现奥运金牌、紫色体现夜景灯光以及蓝色体现数码智慧的

,指导学生结合提示完成配图与书写练习,进一步感受城市文化内涵,宣传城市形象。

以上一系列活动以重庆一日游为语境,既操练本单元核心语言知识,全面运用了听、说、读、看、写的技能,又将文化学习过程与语言知识运用相结合,通过运用文化语料进行多种语言实践活动,探究出文化主题意义,实现了文化作为过程的教学模式。

结语

在《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遵循文化内容的选取与立德树人任务相一致、文化知识的呈现与主题意义探究相契合、文化内容的组织与学生积累认知相匹配、文化学习的过程与语言知识运用相结合的原则,融中国文化于小学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文化意识。

在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仍有一些待进一步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对于中外文化共现策略的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中外文化的互动互鉴,进而切实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跨文化沟通和传播的能力?二是对于融合载体的多样化的研究,除课堂教学外,在系统的作业设计、社团活动以及跨学科综合实践类活动中如何实现有机融合?三是对于融合效度评价标准的研究,如何才能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客观真实反映出学生文化意识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何其莘、杨孝明.2018.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 三年级第1[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孝燕.2020.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复习课实践探索[M].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7):33-38.

凌旭群.2018.初中英语拓展性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 16-20.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始)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学生用书)[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祖情.2022.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49-53.

余贝贝.2022.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8):13-18.

张军.2022.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新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铸就文化新辉煌关注点[N], 学习时报,2022-11-1(A6)

* 本文系2022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规划“阅读与教师发展”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小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中陶会2022CQ0001

转自:“明师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