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沐春风,学思共研行致远----记广东省教育厅“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走进乡村活动(兴宁市初中专场)
2023/5/15 8:37:52 阅读:130 发布者:
携一缕春日的暖阳,闻一路花开的喜悦。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2023年4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走进乡村活动(兴宁市初中专场)在兴宁市实验学校举行,此次参会人员有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对象"何小霞名师、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饶国虹教研员、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理事长朱明辉校长、兴宁市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玉玲及成员、城区内各间中学生物科教师代表及实验学校生物科全体老师等。本次活动分为名师讲座、范课观摩、互动研讨三个环节。
专家浸润
豁然开朗
致欢迎词
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理事长朱明辉校长致辞:
大家应该珍惜这次的传经送教活动,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实现一个人优秀到一群人优秀,从一棵树挺拔到整个森林的繁茂。实验学校的生物教师和各学校的骨干教师一定要虚心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问,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也要虚心请教。通过名师指引和城内各骨干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各层次的教师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促使实验学校乃至整个兴宁的生物教学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何老师讲的课是《血液循环》,通过这节课希望能够加速生物科的教学循环,从而加大新陈代谢,激活生物教学活力。
专家介绍
何小霞是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副校长,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名师工程培养对象,深圳市名教师,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人才,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生物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领衔人。
专家讲座
名师何小霞讲座《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生物课》,通过新课标、新教学、新课堂、一节好课、学科理解,五方面来强调如何设计一节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
一、新课标要实现思想突破、性质突破、理念突破、目标突破、内容突破、评价突破;
二、新教学有五大新取向:教学目标“育全人”、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学组织“强主动”、教学策略“重探究”、教学评价“促发展”;
三、新课堂要求精心准备是前提基础、语言艺术是关键条件、精彩导入是良好开端、科学提问是重要桥梁、组织教学是有力保证、教学反思是持续动力;
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维度是教材,第二个维度是学情,第三个维度是教育的时代特点,要紧扣教材,关注学情和时事热点才能上好一节课;
五、学科理解,她认为生物人教版教材的插图和文字是“美”的,生物教学是“活”的。她通过引用赵占良的一句话“生物课最基本的是要突出一个字---‘活’。生物是活物,一定要讲活。”来展开,他认为第一知识要学活,第二思维要活跃,第三思维要灵活,第四要有有效的学生活动,第五要联系现实生活,第六启迪人生,引导学生创造未来生活。她还引用耿婷婷的观点,认为生物教材体现了自然美、和谐美、科学美和人格美。
教学展示 如沐春风
名师何小霞给同学们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的《血液循环》。何老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新颖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感悟到生物是“活”而且“美”的。她通过画图和提问的方式,形象的展示出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让学生感悟到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着生命的魅力——生命的高度有序性;通过血液循环把心脏、肺、肾脏、小肠联系起来,把各章节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们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都不是独立的,让学生理解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使学生的知识框架更加明了,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让学生如沐春风。
整节课的教学重在思维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何老师深厚的生物科学素养,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超强的亲和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互动研讨
各抒己见
本次名师走进乡村活动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传播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升,促进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相信参会的老师能把本次教研活动中收获的教学经验,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常有言:"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树叶间闪动精彩。"此次送教活动,展现了立足于教学一线的名师风采。"巧设课堂教学,展现名师风采",让参会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在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下,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丰富了我市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我市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对我市的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转自:“兴宁市初中生物教研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