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优质”教学——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
2023/5/12 18:01:39 阅读:92 发布者:
“新课标”背景下的“优质”教学
——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
四月春,气象新,迎赛课,促提升。为了更好的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19—20日在徐州市西苑中学分校锦绣中学隆重举行“2023年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比赛”。来自县、市区的16位优秀教师就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第一节《生活需要法律》进行同课异构,课堂精彩、亮点纷呈。这既是视听盛宴,又是思维启迪。
综合16节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较以往,更重在渗透“新理念”、突出“新特点”,运用“新技术”,促进“新发展”。
渗透“新理念”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标要求要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16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树立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切实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更多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主动探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施展潜力,感受学习的美好。他们创设的情景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大多数教师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的核心素养,使得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认识到增强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法治国家建设人人有责。
突出“新特点”
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呈现新特点。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得教学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有5位教师采用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其他课堂采用探究的形式。通过创设
、视频、情境材料或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有的老师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通过资料包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展示成果,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有的老师以导游身份带着学生走进课堂、有的老师通过开局、迷局、破局去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问题,还有的老师通过穿越的设计使得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尽情遨游,施展才能,达到了生本课堂、生成课堂。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感悟法律对生活、对国家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到生活需要法律。升华情感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运用“新技术”
教学内容重构再造,运用新技术。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能够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顺序的调整,合理的重构再建,既直接使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和活动,又创造性地进行顺序的调整、还补充鲜活的材料,使课堂充满创造性、时代感和新鲜感。如有的老师先讲法律的起源;有的老师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先感知法律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有的老师戴上皇冠,与学生一起参与情景剧的表演,去启发学生感知法律的起源和进程;有的老师把法律比喻为大英雄,代入感很强,彰显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在教学内容重构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引进机器人来做旁白、通过点击打开盲盒、游戏闯关等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新发展”
教学评价关注成长,促进新发展。课堂评价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情怀”,及时恰当的评价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机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16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适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温度、有情感的,有鼓励和启发的。有的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错;有的老师不断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适时引导,恰当点拨,及时鼓励,激发智慧的火花。学生在教师积极地回应下,思维得到启迪,积极性得到保护,被认可、被鼓励,被点拨。
发现“新问题”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改进提升。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不够。如个别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形式的新颖,忽略了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在情境问题的设计上缺乏思辨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逻辑关系把握不清。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出现个别教师没有厘清本节课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思维层次,没有讲清楚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法律具体名称表述不准,要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做好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教学所用情境设计不当。教学情境、活动应该密切联系情境和活动进行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些教师选取的材料或活动“跑偏”,甚至从不规范的网站下载视频或者参考资料,没有起到的情感共鸣。
充满“新期待”
每一位参赛教师独具匠心的构思、不同风格的碰撞,让赛课为全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切实发挥了优质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彰显立德树人的课程追求。最后十分感谢16位参赛教师的精彩课堂,艰辛付出。我们思政课教师们始终坚守信仰,铸魂育人。愿在前行的途中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转自:“徐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