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指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项目式教学研讨 暨中考复习研讨会在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顺利召开

2023/5/12 17:20:02  阅读:92 发布者:

“醉美一年四月天,以研促教转变显”。2023428日,青岛市初中生物学“指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项目式教学研讨暨中考复习研讨会”在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城阳区教研员吕慧玲老师主持,青岛市各区市初中生物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工作坊青岛群组成员,吕慧玲、邹传龙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城阳区全体初中生物教师及其他区市初中生物教师代表200余人出席活动。

环节一:课堂教学展示

本次活动分两个会场同步进行。首先是青岛市城阳第五中学仪璇璇老师执教了“基于数学模型建构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复习课,仪老师围绕大学生返乡创业做起了知识型、智慧型新农人,投资现代化草莓大棚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以如何提高大棚草莓产量为主线、以构建各影响因素与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数学模型为依托,让学生在实验设计、信息提取、图表分析、模型构建及解读数据中加深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问题解决和数学模型构建中,渗透建模思想,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及为振兴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第二会场由北师大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徐龙涛老师执教了“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试卷讲评课”:本节课试卷讲评的设计,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紧密围绕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提升对于中考模拟试卷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首先通过试卷总评分析对于班级为单元的大题得失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再结合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学生所反映的真实答题情况进行分模块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清了考情和亟待提升的方向。

第二节课两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整体教学》的第1、第2课时。

白沙湾学校王晓秋老师是以学生呈现迭代产品的方式进行项目式教学的: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构建项目式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形成正确的生命科学观念,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节课学生先是通过生物学与化学的学科融合直观展示反射弧的动态模型又通过对助听器的调查研究探索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最后通过生物学与物理的学科融合设计了动态的眼球模型,将近视的成因和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这一难点巧妙地进行呈现,不仅突破了难点也将整堂课推向高潮,最后学生投票选出最认可的项目产品并进行项目评价,真正实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评”一体化。

国科大青岛实验学校的廉丽丽老师是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廉老师以“到流亭社区医院开启研学之旅”为情境,通过创设研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作为见习小医生自主参与到问题分析中。学生以见习小医生的身份进入不同科室针对病人的不同症状学习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掌握激素的功能、分泌异常症及其预防,从见习小医生的角度去探寻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各系统协调配合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从而解答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探寻答案的过程中践行“教学过程重实践”的课程理念,采用“自学-合学-纠误-拓展-总结-验证”的教学思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研学活动的时间、空间、材料,在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同时,使学生初步认同“各系统协调配合形成统一整体”的生命观念。

环节二:互动式评课

崂山区实验学校的刘怡葳老师对仪璇璇老师的课非常认可,认为仪璇璇老师的课可八个字来进行概括--新意迭出、思维凸显。仪老师以草莓为研究对象,结合了乡村振兴等社会性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认识到生物学与社会的联系。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在草莓的这个主线的牵引下,通过学生自主的分析、讨论、建模的方式来复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整节课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又有难度。仪老师大胆地使用数学模型的构建,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个充分的发展,同时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在课堂上也就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刘老师认为建模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来理解最基本的生物学核心知识,更多地是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接着,胶州第二实验学校的雷绪山老师就王晓秋老师的课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一开始是质疑:看了学案之后,产生了疑问“难道是让学生把这三部分问题解决了,就是项目式学习吗?”;当看到学生在这摆这些字母卡时候,猜想“卡片是用来测学生视力的”;当看到了眼球模型,想到“可能还要做近视成因的实验”。接着是震撼:当学生展示了1.0版反射弧模型时,感觉不过如此;当2.0版、3.0版展示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由质疑到震撼,认为这就是本节课的高潮了。然后是没想到:后面高潮迭起!进行到到第二个项目时,感觉自己进入学习状态;到第三个项目时,感觉是来到了科技馆听专家的讲解,整节课是真真正正地沉浸式学习。最后,卡片的用途原来是用于评价。以前听课感觉评价量表的设计总是有点差强人意,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本节课最后环节让学生作为天使投资人对项目投标的方式进行评价,让人眼前又一亮。每个孩子们高举选项卡都真真正正想要评价,而且点评也非常到位,得到认可的同学特别的有成就感。

青岛第49中学的王丽丽老师对徐龙涛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提升试卷讲评”课非常认可。王老师认为徐老师课的首先是思路非常的清晰:先是对试卷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对问题比较集中的题目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进行了总体梳理。然后就是对试题进行了深层的剖析,针对核心思素养的四个维度,徐老师通过了原题呈现、变式训练、迁移应用、中考链接等环节进行展开。第二是课堂效率非常的高,比如徐老师通过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及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和实质的探究,让同学们领略了生物建模这样的科学思维,并鼓励同学们用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概念模型等解决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第三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高,试卷讲评课往往比较枯燥,但徐老师通过丰富的活动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比如徐老师通过观察大米上的小凹陷,让学生对比去皮的海水稻,明确大米不会萌发的原因就是胚不完整;再比如通过兴趣小组的同学展示探究陈年种子和正在萌发的种子,加入BTB溶液后直观地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呼吸作用哪个更旺盛,来突破32题种子呼吸作用的实践探究。

即墨区实验学校马磊老师对廉丽丽老师的“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式学习”复习课比较认可,马老师认为:首先,教学设计方面,通过社区医院的研学之旅导入,在分诊处让学生根据病情初步判断应该挂哪个科室,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外科科室、神经内科到内分泌科,正好把这节课要复习的知识板块给串了起来,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教学目标都设计的非常明确。其次,学生的活动方面,学生的参与课堂既有广度也有深度,研学小组中心发言人上台展示,学生导学案的展示,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第三,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本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最后胰岛素的发现、生产和应用史的介绍,这个环节真的给学生们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本次研讨活动是我区运用项目式学习进行复习课学习方式变革的第一步尝试,在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改变熟悉模式的不适应。“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作为课题在我区的教学实践中着力探索、前行。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