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美育通晓 ,作者任阿丽
美”课有新意 “术”业有专攻
河东区“研美促教”系列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天津市美术学科“学习美术新课标,使用当下教材”教研主线的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河东区“研美促教”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活动引领作用,打造“东岸美术·益彩青蓝” 教研特色,4月21日下午在六纬路小学开展了青蓝工程专题教研活动。
一、探究不止 学思并行
活动伊始教研员何英老师从“素养导向”着手为青蓝中心组教师展开了《挖掘优秀传统艺术资源价值—素养导向助力“新课标”落地生根》专题讲座。
1、素养导向的概念及意义
何老师从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说起,强调了发展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何老师指出,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素养的落实绝不是贴标签的过程,而是要将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学生具体学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借助艺术文化资源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素养导向的传统文化资源形式
何老师指出青年教师在面对如地方博物馆、校园博物馆、地方城市雕塑、园林建筑、出土文物、地方民间民俗等丰富多样的天津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在落实途径上需要深入思考,在与地方资源的融合过程中需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展示地方优秀资源的优势,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支持。
3、素养导向的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何老师的讲述帮助青年教师进一步理清了素养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活动组织、情境创设以及评价实施之间的关系,使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更为直观和具体,引导教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借助地方文化资源的多样性扩充美术课程,在艺术实践过程要激发学生审美感知与探索,增强学生的传承意识,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找到最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突出艺术学科的特性。
4、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对于什么样的课才是素养课,如何在素养导向下进行课程设计青年教师们一直很困惑。何老师提出,素养课是教“本事”的课,是可以“举一反三”的课,就像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但是每个人都有向美之心。如何培养向美之心便是素养导向课程的目的,素养课应紧紧围绕“向美之心”的“心”展开,发挥“感知”在学生素养发展中的连接和转化作用,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和调动个体资源和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以说促教 尽显风采
“说课”是教师钻研教材、探究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理解教育活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何老师与王老师的指导下太阳城小学吕原老师、凤凰小学王媛老师、张晓宇老师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说课。
“每个漂亮的瓶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首先太阳城小学吕原老师对一年级下册《漂亮的瓶子》进行了说课展示,吕老师条理清晰,板书优美、课程设计契合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和详实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瓶子中的奥秘,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艺术即生活
凤凰小学的王媛老师对二年级下册《我喜欢的鸟》进行了说课展示,王老师语言精炼,立足新课标与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制定本科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她采用课前学习单、翻转课堂等方法进行分层教学,解决本科重难点,同时结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丰富有趣符合美术学科特色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美就在身边。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凤凰小学张晓宇老师对四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鱼》进行了说课展示,张老师强调教学细节,落实教学语言,说课内容由粗到细,着重提升学生能力,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于常态课的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三位说课老师活动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说课过程中她们挥洒自如,尽情地绽放说课魅力。何老师与王老师针对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了指导与帮助,青年教师们也各抒己见,讲述此次说课给自己教学实践带来的指导意义。
三、落实想法 展现特色
“一校一品”东岸校园美育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美术课程的开发,凸显美术教师的审美特点,让个性鲜明的美术品牌活动成为激活美术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成为学科特色的重要抓手,成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和贴近时代的重要载体。
实验小学进一步落实“东岸美术特色品牌”将校园美术馆打造为学年常态性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的校园生活都明媚起来,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一个新的美育空间,提供欣赏艺术的环境,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也收获美的体验,通过自己的力量创造美。
行知小学王倩老师以低年级学生植物写生为切入点讲述本校美育特色,学生在认识、描绘客观自然万物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奇妙和变化无穷,提升学生美术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
大桥道小学在传统文化——烙画葫芦的基础上续写新篇章,展现传统与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对烙画葫芦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习有归期,践行无穷期。本次研讨活动,青年教师们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专业能力,相信教与学的精彩将在东岸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不断绽放!
转自:“小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