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道|杭州余杭:为理解而教 为迁移而学——余杭区小学科学指向大概念的长时探究实践教学研讨活动
2023/5/12 15:32:27 阅读:184 发布者:
为理解而教
为迁移而学
余杭区小学科学指向大概念的
长时探究实践教学研讨活动
4月28日,余杭区小学科学指向大概念的长时探究实践教学研讨活动暨优秀青年教师团队磨课活动在东塘中心小学举行。余杭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胡国伟老师主持活动,萧山崇文世纪城学校、特级教师陈曦,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副院长任忠华莅临指导,余杭区各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01
精彩课堂
东塘小学董雯燕老师
执教《物质的变化(二)》
董老师先引发学生对铁生锈实验提出疑问,猜想铁和铁锈是否为同一种物质。接着围绕铁和铁锈的性质不同,学生进行长时探究,并在黑班上以贴圆点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从铁锈也被磁铁吸引,可以导电这些疑问入手,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最后,证明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并得出铁生锈的条件和如何防锈的知识,从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闲林小学倪佳彬老师
执教《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倪老师以五一假期吃烧烤为切入点,有趣的引入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整节课结构清晰,贯穿两个实验,利用变温油墨,探索热在金属棒和圆形金属片的传递。热的传递用箭头形象的表示,并对全班的结果展示交流。最后从真实情景“争虾”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东塘小学吴晨长老师
执教《哪个传热快》
吴老师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锅具作为引入,引发“常见的材料中,到底哪个传热更快?”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起探索。探索时,同学们个个齐上阵,担任实验员、计时员和观察员的同学们责任感爆棚,实验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同学们根据折线图,发现不同的材料传热速度有所不同,从而延伸材料的选择需要多方考虑。最后一个小视频最为有意思,原来生活中就有那么多传热速度快或慢的材料在起着作用,让我们带着知识去探索更多传热速度不同的应用吧!
沈括小学蒋涛老师
执教《认识动物的卵》
蒋老师呈现出自己养了多年的乌龟,所有小朋友的眼睛都亮了,乌龟生了很多次卵,可是总是夭折,引发了小朋友们对卵诞生生命的兴趣!为了探索神奇的卵,小朋友们从外到内发现了许多奥秘,如卵壳上的“硬度大”、“一头大一头小”、“气孔”来保护内部,利用气孔和气室提供呼吸,利用卵黄和卵白提供营养,利用卵壳、卵壳膜、卵黄膜和系带来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反问学生“有了那么多条件,小鸡一定能发育成功吗?”延伸出更多卵孵化的条件。除此之外,蒋老师还布置了一个有趣回家作业,探究更小的鹌鹑蛋有没有相似的结构,小朋友们兴趣十足。
02
专业点评
下午,石舒雨老师和沈炜老师对这两节课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了建议。
03
主题讲座
特级教师陈曦对四节课进行了专业、细致点评,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陈特强调应把指向核心概念的科学问题融入到科学情境中,为理解,迁移而教。小学科学教研员胡老师总结:指向大概念的长时探究实践教学应以大问题情景,大任务驱动,大支架建构,大研讨深化,大生活拓展。最后,任忠华副院长、陈曦特级教师为上课教师颁发证书并与上课教师合影。
来源:余杭小学科学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