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基于学习发生的学情分析

2023/5/12 15:15:13  阅读:173 发布者:

作为教师,教学要“吃透”两头---学生和教材。所以教师在决定教什么与如何教时,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规律与学习兴趣,也就是说要进行学情分析。

因此,我每次也都很认真地根据前人的经验进行学情分析,我的着手点是三个,分别是语言能力、学习经验和话题熟悉度。而且每次学情分析都是大同小异,这些分析几乎成为了我学情分析的通用版。

当话题growth and changes临近时,我开始像往常那样翻翻新课标,以期找到设计的灵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教学研究要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基于学生已有基础和学习需求,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这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觉得我的通用版学情分析并没有起到新课标中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帮助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我开始自我提问:学生在输出时会用什么样的表达呢?我理解的学生成长和他们经历的一样么?设置出来的活动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前阵子,在区教研中心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北师大王蔷教授和北京市英语教研员蒋京丽老师在案例中分享的三维度学情分析法--分析学生的成长状态、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尝试着进行模仿操作。但是我又不能直接以“填空”的形式处理,然后,我借鉴魏玮老师的建议,跟学生来一次聊天,走进学生内心,了解一下真实情况。

第一步:聚焦话题,抛出问题

我想听一听我们的学习主体是怎样描述自己这三年初中生活的成长和改变,所以在闲暇时间以聊天的形式问了学生班里学生两个问题:一是“初中三年,你有哪些变化?二是“你认为的成长是什么?你最主要的成长体现在哪里?”以便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和知识储备。

第二步:分析反馈,精准定位

对于第一个问题,初中三年你有哪些变化?学生提到:

I used to be very short and shy, but now Im tall and outgoing.

I used to be afraid of making friends with other students,but now Im confident.

I didnt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n the past, but now I like it.

...

对于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的成长是什么?你最主要的成长体现在哪里?学生在交谈中提到: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有着不同的改变。但是他们的反馈有相似之处。初中三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身材有很大的变化,性格的变化是害羞到外向、依靠身边人到独立、胆小到勇敢自信。

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进入初三有升学的压力,开始注意自己的成绩、也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学会调整心态,知道如何面对学习上的挑战。学校新学期自主晚自习的培养、老师的要求,自己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会自主学习。慢慢的理解父母,和父母的关系在最后冲刺阶段有了缓和,学会体谅关心父母。

通过以上分析,我最后描述的学情分析如下:

【成长状态】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身材、外貌上有变化。心理上的成熟开始变得独立、善于思考,心灵上得到成长。通过这些变化需要同学们不仅要学会客观和全面的认识自我、理解个体之间的差距,也需要学会冷静思考、学会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

【知识储备】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九年级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描述与外貌、性格、爱好和能力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tall/heavy/outgoing/patient/be good at/be interested in等等。会使用一般过去时I used to be...描述过去经历与感受,用一般将来时描述自我短期目标。使用宾语从句、if条件状语从句等。但语言较为单一,也不够系统化、体系化,不助于学生的迁移运用。

同学们需要在听取听力材料和语篇中获取描述人的外貌、性格、变化等信息,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写作输出环节能围绕成长与变化主题,介绍变化成长的瞬间。

【学习方式】在三年的英语学习中同学们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和较强的自信心,但是其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同学们需要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方法进行学习;整理、归纳所学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将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小作文表达出来进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以学定教,有的放矢

通过学情的分析,让我明确了我需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用核心语言描述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变化,同时要搭建支架,引领学生合作探究What is growth?及其支撑性例子。

所以,我在制定目标时学会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了解变化,认识自我到接受自我,改善自我,最后提升自我,期望未来。在活动设计中融入毕业季、中考、踏实、成熟等真实话题,让学生在生活话题情境中感知变化、分享成长。

这样的学情分析让我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最真实的状态。我的英语课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任务,而成了立足学生又着眼于学生的舞台。这不就是我期望中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吗?学生既主动参与了课堂,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乐学善学。

后记:

424日,在郑州市初中英语学科中招备考会上,我又学到了一种学情分析方法,从学生生活经验描述、语言基础和知识、目前存在的问题、核心解决方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分析方式中的语言基础和知识与三维度学情分析法中的知识储备类似,都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学生生活经验描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三维度学情分析法中的成长状态类似,都分析了解了学生的经历,从而更加了解学生;核心解决方案与三维度学情分析法中的学习方式分析类似,均指向搭建什么样的支架让学生的输出内容更加完整。

很开心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学习到了不同的学情分析方法,虽然其聚集点很小,但是仔细研究后让我更加了解学生,对目标设计和活动设计很有指导性。接下来,我准备再查阅些文献资料,学习其它视角的学情分析方法,让我的设计更有针对性。

转自:“魏玮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