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时光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4月25日上午8点,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活动——齐鲁科学大讲堂第100期如期举行。
张店区全体小学科学教师在这个最适宜的季节,又一次齐聚云端,共享优秀资源,不断学习成长。在张店区小学科学教研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此次网络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实验小学的王斌老师主持,教研活动分三个环节:
一、临沂长沙路小学的刘兆云、青岛虎山路小学的王文峰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曲佳三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实录。
二、由青岛市教学能手王晓霏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深度细致的点评。
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教授作总结发言。
课例展示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临沂长沙路小学 刘兆云
上课伊始,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诗词接龙的游戏,比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然后学生再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的诗词,从诗词里面找到生物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科融合,将古诗词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渗透科学的观察、求证意识。
探究活动中,教师用
展示动物灭绝石碑,给学生留下来深刻印象,进而探究动植物面临威胁的原因,学生分析后认为主要是人为原因,还有自然原因。这里教师用了小时候常见的萤火虫在城市消失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学生开动脑筋从城市的空气湿度、城市光污染、食物受污染方面分析,认为是这些原因造成了萤火虫在城市消失。教师从身边案例入手,让学生大胆猜测、探究,达到了本课科学探究的目的。从小小的萤火虫,到我国珍惜生物的现状,老师再次让学生展示,比如“活化石”大熊猫等。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就会发现一种生物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包括人类。为了加强说服力,教师在这里用到有关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危害。
了解了生物多样性破坏后的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国家层面禁止滥砍乱伐,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我们个人能做些什么呢?执教老师是设计了小组活动,学生设计的活动有:演一演、发放宣传资料、画一画等。
最后,老师总结拓展,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学生能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自觉保护环境,并真正付诸于行动;关注科技的发展,甄别科技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明确,师生互动也是比较默契的,教师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
《利用太阳辨方向》
——青岛虎山路小学 王文峰
本节课首先通过古诗中涉及太阳东升西落的诗句,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引出科学探究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环节通过两个基础活动完成本节课的目标达成。
活动一、探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通过展示交流学生的课前观察、教师课件演示太阳运动的视频以及学生现场用拳头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三个活动,让学生充分明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活动二、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首先让学生在导学单上标一标,辨别东西方向,再根据太阳中午的位置辨别南北方向,最后明确出四个方向的排列顺序,从而正确确定方向。
在学习进阶阶段,通过四个小活动探究了早中晚不同时间点人身体的方向变化与大自然四个方向的关系,总结出利用太阳的规律性变化可以正确地辨认方向这一结论。环节三学以致用,通过讨论古诗句中的涉及太阳的相关知识、安排学生实地观察以及让学生谈学习收获,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最后还对如何辨别方向这一话题进行了知识拓展,探讨了解了更多没有太阳时辨别方向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本节课,王老师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建立了辨别方向的思维模型,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太阳和影子》
——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 曲佳
曲佳老师带来的《太阳和影子》一课有如下亮点与特色值得借鉴学习:
1.掌握基本思维方法,发挥学生质疑与批判精神。她以学生感兴趣的“手影表演”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在实地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进行观测、记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大胆交流,不断质疑,敢于批判,善于用否定的眼光分析问题,从而准确的描述一天中不同时段和一段时间内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短的变化规律。
2.制作模拟装置,将实验现象可视化。她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借助模拟装置可视化,通过简单图示或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录,让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合理制作教学装置,严谨求实,树立学生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3.巧妙渗透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她最后拓展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计时工具——日晷。通过对日晷的结构和计时方法的了解,让学生积极探究了解古代传统装置中蕴藏着的科学原理,感受古人的智慧。
专家点评
由山东省教学能手、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王晓霏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深入点评。王老师分别从”课程标准对标”“本节课的亮点”“我的一点思考”三个方面对三位老师的课例进行全方位、深刻细致的评析。
对于刘兆云老师执教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课,王老师指出,刘老师设计的四个探究活动内容充实,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层层递进的深入探究;课堂中呈现的资料生动丰富,内容恰当;对课堂的组织非常有序,并且注重小组讨论时对学生进行实时引导;在设计宣传活动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学习的综合性。
对于王文峰老师执教的《利用太阳辨别方向》一课,王老师指出,文峰老师设计的探究活动环环相扣,条理清晰;课堂评价及时有效,能够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重视课前探究任务的布置,记录单的设计符合学情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用规范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述;语言简练,要求明确。
对于曲佳老师执教的《太阳和影子》一课,王老师指出,本节课以“手影表演”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制作模拟装置,让学生更直观的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该课例设计的情景练习题很典型,使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王老师在指出了三个课例亮点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点思考,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课例修改的有效实施指明了的方向和方法。
总之,王老师的点评既有大方向的引领,又有小技巧的传授,让每一位参与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
卢巍主任总结
最后,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卢巍教授作总结发言。
卢主任对出示三节课例以及课例点评的老师们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欢迎更多的老师们加入这个大队伍,一起前行。同时,卢主任也针对此次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课堂需要把握大概念,教学可以融合到实际的生活。比如辨认方向,可以结合真实生活中人们辨认方向的困惑,使得教学更有实际意义。然后卢主任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尽量在声音和画面上保证清晰,可以结合设备进行改进。最后,卢主任提到我们坚持了三年的齐鲁大讲堂,成功举行了100期,这是一个新的高度,坚持的背后是老师们的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也期待我们的齐鲁大讲堂朝着更广阔的天空,不断腾飞!
张店区小学科学团队教研风采
认真学习
总结反思
感谢齐鲁大讲堂为全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优质专业的学习平台,每一次的课例和点评都为一线老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让我们一路前行,共同成长。
转自:“张店小学科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