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赋能,砥砺前行——南海区第四届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教学反思(二)
2023/5/12 10:31:49 阅读:97 发布者:
以赛赋能,砥砺前行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中心小学 罗阳莹
首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与南海区青年教师技能比赛,作为一名只有四年教龄的新教师,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一次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奇幻之旅。
一、团队协作,绽放光彩
本次比赛采取提前一天抽课题的形式。时间紧,任务重,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在备赛过程中,从教学设计思路的生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具的准备到板书的设计,从无到有,事无巨细,科组的每位老师都出谋划策、同心协力。感谢团队的力量,把我托举到区赛的大舞台上。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踏实。
二、理论支撑,把握方向
本次比赛,我抽到的是关于forest的non-fiction语篇。我们科组老师开展阅读教学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但大家对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了解和尝试比较有限,缺少可供参考的教学途径和教学策略,对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开展有点无从下手。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备课时间较紧,我们还是决定寻找理论支撑,把握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基本方向和出口。我们反复研读《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指引。同时认真研读Reading Strategies,明确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方法指引。有了相关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我们的备课就有了方向。首先,我们充分发挥目录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开展文本阅读,给以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引。第二,积极建立学生与阅读的联系。在pre-reading部分,激活学生关于forest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在while-reading部分,利用问题链和jig-saw reading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在post-reading部分,为学生搭建绘本与真实生活的桥梁,在学生心中埋下继续探究的种子。
三、复盘反思,持续努力
通过专家点评和观摩其他选手的现场授课,我对非虚构类文本教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未来努力的方向。第一,理论知识不扎实。近两年通过各级线上线下培训,我对新课标和前沿教育教学理论有了基础的了解。但理论知识一直是我的短板,体现在理论知识领会不深,认识面很局限。这次比赛抽到的非虚构类文本教学就是我的理论盲区,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课堂就仿佛成了没打好地基的楼房,摇摇欲坠。虽然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也有去寻找理论支撑,但因时间较紧,对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认识并不深入,没有能精准地把握非虚构类文本教学的特征,更多地还是运用原有的虚构类文本教学的经验和模式。观赛时看到有的老师关注到非虚构类文本的特征,基于KWL模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意识到阅读非虚构类文本是一个激活已有经验知识,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激趣方式单一,教学设计不够灵活。非虚构类文本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教学一个难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赛的过程中,有的老师通过播放森林的白噪音,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并进入森林的情境。有的老师是选择森林跑酷的游戏,在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的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始一节课的学习。这也体现了作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都是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比赛虽然已经成为过去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素养提升永远在路上。我将以这次比赛为起点,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扎实教学,砥砺前行!
转自:“南海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