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学科,发展情感”
--记海韵学校承办2023年宝安区“万师晒好课”小学英语教研展示活动
季春之月,万物逢时,在这明朗的人间四月天,我们怀揣着将社会情感学习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殷殷期待,相约在海韵学校,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超越学科,发展情感--新课标视域下的师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春之美,在于更新与萌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本次活动作为宝安区“万师晒好课”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宝安区海韵学校承办,海韵学校王学优副校长携同深圳市宝安区骨干教师、宝安区兼职教研员、龙腾小学教学处朱婷副主任,宝安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文汇学校小学部副部长谭筠老师以及三所学校小学英语科组的老师们共同参与活动。
教研活动由海韵学校杨阳老师全程主持,主要分为四个议程:首先是海韵学校小学英语科组长张明老师带来主题讲座:“超越学科、发展情感--新课标视域下的师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接着是科组李君君和黄丽宁两位老师的单元整体说课以及吴晓明老师带来的课例展示,然后是朱婷老师和谭筠老师进行相关主题的微讲座,最后由王学优副校长给我们带来有关课例的专业点评。
01
讲座:“超越学科、发展情感”
--新课标视域下的师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
首先,海韵学校小学英语科组长张明老师带来题为:“超越学科、发展情感--新课标视域下的师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讲座,重点关注有关这一主题what,why,how to affect 和 how to develop的问题。
基于这一理念,在进行6BM3U7 Helping others单元整体设计时,老师们首先进行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明确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准备:六年级的学生与外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开始跳出自己的小世界,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世界以及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当别人有需要时,他们很热心地提供帮助,尤其是举手之劳的小忙,但是缺乏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难以及时识别出别人所处的困境和需求或通过帮助传达自己的关爱,尤其是面对复杂一点的事情;接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理清本单元起统率作用的大任务:完成关于帮助他人的一份调查报告,深入认识我们为什么帮助别人、可以怎么帮;然后,对接一个社会情感学习目标:形成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并落到行动,结合具体的教材,按大任务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先认识到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帮助别人或者只需要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他人,其实很简单;有时候帮助别人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我们依然很乐意伸出援手;虽然有时候简单、有时候充满挑战,我们还是愿意提供帮助,因为这些对身边世界的小小改变增强了我们的价值感和责任感,让我们感到很快乐,从而实现主题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02
说课
接下来由来自海韵学校李君君和黄丽宁两位老师进行“超越学科,发展情感”的说课。为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对单元进行整体设计。以Helping others为单元主题,下设三个递进式的话题:Helping others is easy,Helping others is challenging,Helping others is happy。
第一课时的话题为Helping others is easy.教师以“Read a story”为基础文本,通过阅读故事《蜜蜂和蚂蚁》,初步感知通过本职工作或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他人,其实很简单;第二课时的话题为Helping others is challenging.,Peter和Sally在公园遇到突发事件,小男孩不见了狗,大家帮忙寻狗。进一步体验帮助他人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金钱,解决问题也不简单;第三课时的话题为Helping others is happy.,运用核心句型“How can you help others? I can…”对ask and answer部分进行讨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运用课文的核心词组,同时适当拓展课外贴合生活实际的语言知识,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帮助他人,并促进助人意识转化成日常行动。
03
课例展示:Unit 7 Helping others
接下来由海韵学校的吴晓明老师带来主题为“Unit 7 Helping others”的课例展示。吴老师结合单元话题,挖掘出符合六年级学生认知和发展特点的课时情感目标:Helping others is easy。旨在通过学习故事The bee and the ant,帮助学生建立起助人为乐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引导学生尽举手之劳,主动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在Pre-task环节,让学生观察图片、互动问答、观看短片的方式,打开话题,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共鸣感。
在While-task环节,借助
向学生引出故事的两个角色the bee and the ant,通过谈论和比较二者的异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体会文本情感,挖掘文本背后的奇珍异宝。
在Post-task环节,通过学生经常能在生活中接触或熟悉的如doctors, nurses, street cleaners, teachers, volunteers等工作入手,让学生简单评价这些工作,体会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帮助他人的深层情感。
04
微讲座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思想交流与经验分享的碰撞方能激发更多教育智慧的火花。
随后由朱婷和谭筠两位老师进行微讲座。
05
精彩点评
最后,由海韵学校王学优副校长从“在话题中挖掘情感”、“在教学中激发情感”、“在评价中升华情感”三个方面进行精彩点评。
在Pre-task环节,以让学生观察图片、互动问答、观看短片的方式,打开话题,引发学生思考:Who is that girl? What is she doing? Do you like the man? Why or why not? What do you think of helping others? Did he help others with difficult things or easy things? 等等……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共鸣感。
在While-task环节,吴老师借助
向学生引出故事的两个角色the bee and the ant,通过Let’s learn more, read and choose等多个活动谈论和比较二者的异同,渗透自然学科知识,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Listen and number, Watch and say, Find out the answers, Read and learn, Fill in the blanks等方式,引导学生精读故事,突破知识难点praise...for..., go ahead,综合使用现在时、过去时、进行时等时态,及时引领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理解和分析,并利用板书带着学生回忆、复述故事,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If you were the ant queen,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 ant?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体会文本情感,挖掘文本背后的奇珍异宝。
在Post-task环节,吴老师首先通过学生经常能在生活中接触或熟悉的如doctors, nurses, street cleaners, teachers, volunteers等工作入手,让学生评价这些工作,帮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也是帮助别人的一种方式。接着,让学生观赏视频,进一步升华情感:Pass the good will on. Roses given, fragrance in hand.
可以说,整节课,环节丰富,流畅自然,课堂气氛活跃而紧凑,学生表现积极、参与度较高,吴老师通过听、说、读、写、赏等多种方式,将语言、思维、学科、情感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促进了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社会情感发展,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别人,鼓励学生成为一个热心、有爱心的公民。
教而不研则戏,研而不教则空。让我们继续且行,且学,且成长,潜心实践,有所思,有所为,让教研真正地着力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转自:“宝安区小学英语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