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研展示 | 立足运算过程 发展运算能力——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径贝小学专场展示活动

2023/5/12 10:08:29  阅读:167 发布者:

立足运算过程

发展运算能力

-宝安区万名教师晒好课活动-

 四月,携一缕浅夏的芬芳,凝一份教育的热情。从教研出发,一路跋涉,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探索,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为落实宝安区教育局关于教研工作“四化”要求,积极响应教科院提出的尽快实现“万名教师晒好课”的工作目标,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径贝小学数学科组于419日成功承办《立足运算过程,发展运算能力》的教研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包含课例展示、专题讲座和课例点评三个环节,采用“现场展示+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进行。径贝小学赖香恒校长参加了本次活动。海城小学、裕安小学等近100名数学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了参与。

课例展示

01 《回收废电池》-融错促学-林琳老师

《回收废电池》是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数加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林琳老师融错促学,用学生前测中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作为学习的资源、作为学生研究的材料,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度很高,在查错、纠错的过程中,同桌合作、交流,进行自我反思 ,最后再把零碎的知识整理、归纳成具有普遍性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算理。整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

02 《回收废电池》-黄鹤强老师

在黄鹤强老师《回收废电池》的课堂上,围绕三位数加法的计算这条任务线,结合课本情境“废电池的危害”视频导入,借活动奖励,出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学生在估一估环节中,学会有根据的估,在解答问题时候,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122+77”,如:数线法、计数器法、列竖式等,为“满十进一”这一算理打下基础。解决了四条知识线:在坚式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体会算法多样化;体会估算在计算中的价值,发展估算能力;在进位过程中,理解算理,并形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微型讲座:理法并重 培养运算能力

——罗瑜副主任

径贝小学罗瑜副主任主持的宝安区课题《小学低段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即将结题。在这次活动中,她分享了关于这一课题近两年的研究成果。

罗主任首先结合2022版课标对“运算能力”的内涵作出分析,引起大家对运算教学的思考和关注。接着,她提出,要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处理好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关系和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最后,罗主任建议大家,在计算教学中,要关注以下几点:

1.注重计算基础

每学完一课新的计算,当天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安排10-15分钟左右的常规练习,并及时反馈。

2.丰富计算活动

孩子们对数学练习中日复一日的计算感到无趣,怎样在学生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既增强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除了常规练习,还教学生各种巧算的方法,培养兴趣、提升计算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经验为学生发展计算能力提供了支撑。通过生活知识去强化学生对口算、估算的掌握程度,再结合对生活场景的模拟和创设来提高学生计算的练习强度。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数学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践行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需要我们持续做出努力!

活动总结与点评:直观建模  提升素养

——欧小英副校长

在专家总结与点评环节,径贝小学欧小英副校长首先对学校数学科组第二次承办区“万名教师晒好课”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希望良好的教研氛围能够继续保持。随后,她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认为林琳和黄鹤强两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回收废电池》这节课,都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的教学目标。林老师以前测中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活动,外显学生内在的思考过程,共同发现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将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学生在“化错”与“融错”活动中,对“满十进一”这一算理达到了深度理解,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了学科综合素养。

黄老师结合课本中“回收废电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废电池的危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环保意识。黄老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非常重视。在引导解决第一个问题时,让他们通过“估”、“算”、“验算”三个步骤,经历从估算到精算的过程,体现了教学的递进层次;在探索算法多样化时,让学生借助数线图、计数器等多种方法,进行思维“可视化”的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能够对三位数加法的算理与算法实现打通,形成深度理解。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场教研激起一腔教育情怀。大家在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有效地帮助教师们理解了新课标中对运算能力的新要求,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的课堂一定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变得更加灵动有趣,彰显育人价值。

转自:“宝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