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写作 | 青岛市小学语文任务视角下的习作单元学习整体教学研讨活动

2023/5/12 9:55:50  阅读:107 发布者: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理念,探索优化新课程理念下“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习作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能力,428日上午,由李沧区承办的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新课标”的任务视角下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在青岛广水路小学如期举行。青岛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老师、各县市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及全市五年级骨干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深耕细研,对标明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课标相比,在写作教学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独立呈现的“写作”与“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板块。但写作教学在“新课标”中并没有消失,而是渗透进了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写作类型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段要求部分延续了以往“三大文类+实用文”、缩写、扩写和改写的具体要求;第二,新增的任务群写作可划分为学习性写作、实用性写作、思辨性写作以及创意性写作四种不同类型。基于上述变化,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基于具体的情境任务,真实地教;二区分不同的写作类型,规范地教;三充分使用教材资源,灵活地教。

为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习作教学的新策略,李沧磨课团队在市、区语文教研员的引领下,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理念,在对教材进行精准分析和解读的基础上,从习作特点入手,找寻“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与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结合路径,创设单元学习任务群。以“发布校园奇人征稿令,编写《校园奇人集》活动”为情境,相继开展“走近作家眼中的奇人”“品名家笔下的奇人”“写校园生活中的奇人”等活动,通过有效的写作支架、科学的评价标准,助力学生感受、习得文学语言之妙,提升言语表达力。

课堂寻芳,与生共成长

青岛广水路小学苏文杰老师执教的是习作单元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单元内容整体感知;二是梳理学习单元基础知识;三是自主建构习作学习目标。教学中,苏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在自主归类学习单元生字后对比观察,写好汉字;然后通过对词语的再次加工梳理,建立与单元课文的联系,在探究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感悟;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写人习作要素的梳理,让其感知本单元习作的进阶要求,同时结合原生态小练笔的评改,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单元学习做好准备。

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的刘龙龙老师执教了《名家笔下的奇人——刷子李》一课。在课前预写的基础上,刘老师分析了学生写人能力的待提升点:一是动作描写不够精准和细致;二是间接描写比较薄弱。基于此,刘老师带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品悟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和奇特之处,探寻冯骥才写人秘诀,进而组织学生修改课前练笔,当堂展示和评价。整节课,刘老师基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巧用教材,以读促写,有效提升了其言语表达力。

青岛李沧路小学邵薇老师执教习作评改课《校园奇人馆》。该课从学生原生态创作中推敲起点,从学生的写作动机中挖掘起点,通过“看奇名”“议奇人”“评奇文”“改奇文”“秀奇人”五个活动依次带领学生走进奇人馆,发现习作题目、典型事例选取、描写方法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逐步补充本单元写作锦囊:作文题目——拟称号、善比喻、设悬念;典型事例——人无他有,人有他优;细节描写——根据需要,一主多辅。写作支架、评改细则的适时出示,为学生在本堂课中习作修改助力。整节课,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生成精彩。

圆桌论坛,反思促提升

李沧区磨课团队以《基于“新课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集备反思》为题,与参会老师交流了磨课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磨课团队先聚焦要素,在纵向和横向梳理中整体把握习作单元教学方向,再到关联课标、以标为基,展开学习任务群设计。磨课团队在教学实践中设计了不同学习任务,整体搭建单元习作阶梯。老师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整体优化习作实践,探索学习任务群与习作单元整体设计有效实施路径。

经验交流,智慧共分享

青岛宾川路小学苏宁老师进行了题为《学习任务群视角下习作单元的教学思考》的经验交流。交流中,苏老师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理念及丰富的教学案例,从教材解析、任务设计、习作支架搭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做法及经验。

青岛文昌小学臧学静老师以《“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多视角作业单设计探究》为题进行了经验交流。臧老师围绕“双减”政策下如何实现减负提质,介绍了学校以“趣学探思”智慧生态课堂建设为抓手,运用多视角从1.0版基于教的课时作业设计研究到2.0版助力学的单元整组作业的探索与实践。

专家引领,赋能明方向

青岛市教育科学院崔志钢老师做了题为《单元整体 指向语用 用教材学——从教到“做中学”的变革》专家讲座。崔老师从上学期五年级期末检测中作文出现的问题出发,聚焦到习作教学的教学变革,在充分肯定了磨课团队在单元整体设计中逆向设计、指向语用、注重生成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助力老师们更深更透地学习落实新课标理念。

学有所得,且行且思

设情境、搭支架、定标准

——基于新课标的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培训感悟

李沧区小学语文磨课团队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如何有序、完整地规划习作单元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如何搭建有效的支架让学生攻克难点?如何建立操作性更强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胸中有丘壑。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绝不能仅限于写作技巧的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基于以上考量,磨课团队在本单元教学设计之初就确定将习作前置,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定教的方式展开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我们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寻求写作升格的路径。这条路离不开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离不开具体有趣的情境,离不开明确有效的支架,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磨课和试讲的过程中,我们聚焦要素,整体把握教学方向;关联课标,以标为基;关联任务,整体搭建习作阶梯。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思考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根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年段教学目标,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我们提炼编写《校园奇人集》这一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内驱力,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在阅读中加深对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的体会,通过任务情境下的单元习作来实践方法的综合运用。最终我们将本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任务一:走近作家眼中的奇人。任务二:品味名家笔下的奇人。任务三:撰写身边的校园奇人。三个任务展现了从单元整体到具体篇章、从单篇教学到课文重组、从感知到研读再到对比读的过程,体现了思维从低阶到高阶发展和读写互促的逻辑自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在单元整体推进中,我们也存在一些改进和有待提升的地方。比如在分步推进中,要更加注重“勾连”。单元目标提炼重点就是“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周围人反应”“综合表达”。可以据此对教材各部分内容进行适度重组,使其前后勾连。再如整个过程要关注全程读写,倡导“即时”。整个习作单元力求读写同步,即了解一种写人方法后,及时练写,以便师生及时诊断得失,精准改进,为单元习作打下基础。此外,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还有待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应全程嵌入、全面嵌入。评价标准也不单单是好中差,而是具体、有导向性的有诊断性的。

一次研讨活动的结束亦是我们对教学问题思考的开始。我们会继续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凝心聚力,不断思考探索,让教研向更深处前行。

拾级而上教习作

青岛李沧路小学  姜倩

本次研讨活动中,三位老师分别带来了单元学习任务群下不同课型教学设计活动。邵薇老师执教的习作评改课具有读写结合的特点,既发现学生习作的优点并加以激励引导,也指出其中的不足并帮助修改促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极大的作用。教师在日常习作教学中要多管齐下唤醒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在习作讲评课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习得方法,提升习作水平,成为习作课堂的主人。下面我针对邵薇老师执教的《校园奇人馆》一课,谈几点看法:

一、范本为引,有效设计

本课习作评改中具有读写结合的特点。课上,邵薇老师既引导学生从本班优秀作文中发现优点,给予激励,扩大表扬面和影响力,又指出学生习作共性问题,以典型范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多种活动一步步推进。以学习主题《校园奇人馆》引入,教师化身导游,带领学生一站接一站参观学习。活动看其名、议奇人、评奇文、改奇文,秀奇人串联起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每一个活动人物指向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落脚点与目标相契合。

二、有效评价,持续嵌入

本堂课全程读写、评改,倡导“即时”。即了解一种习作评改锦囊后,及时修改,以便师生及时诊断得失,精准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奇人星级评价表、细节描写评价标准适时嵌入、全面嵌入。评价标准也不单单是好中差,而是具体、有导向性的、有诊断性的引导。

在本堂课中,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孩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他们设定难而有度、高而可攀的目标,学生进步一点点,他们就克服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学习的自信逐步形成。只要学生乐于动笔,习作能力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

基于学情深挖教材,以“写”贯穿始终

                          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  刘龙龙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已近一年,这段时间我们紧跟区市的教研活动,对“任务群”“情境性”等概念也有了逐步深入的理解。但对于习作策略单元到底怎样设计大单元教学,落实教学目标,还存在一些疑惑,近期参加“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新课标’的习作单元学习任务群”,给了我很多启发。

一、单元统整,以写贯穿整个单元

基于新课标理念,统整整个单元内容,创设“校园奇人征集令”这一真实情境,设计三个任务:初识名家笔下的奇人;学习名家写人的方法;撰写身边的校园奇人,再将三个任务分解到相应的课时中。

《起始课》中,苏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分类自主识字,梳理了整个单元的字词,关注了儿化音、难写的字词“傻”“傅”等。接着,带孩子梳理之前学过的写人策略,形成习作锦囊,最后引导学生当堂进行课间十分钟的练笔,意在诊断学生的写人习作的现有能力,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刷子李》一课是精读悟法课,刘老师引导学生课前观察一个特点鲜明的同学,进行课前预写,意在巩固前一节课学到的选取典型事例和正面描写,练习“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写作手法,同时发现学生在动作描写和间接描写存在的能力提升点,基于此,在品读刷子李“传奇”的同时,探寻文本动作描写的精准和细致;搭建三个台阶,学习领悟间接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当堂修改展示课前练笔。

《校园奇人馆》是表达实践课,邵老师围绕“奇”做文章,看奇名、议奇人、评奇文。从拟题、选取典型事例、注重写法: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等方面,梳理学生的单元习作,分步子,引导学生当堂进行习作修改,视频资料的适时引入,评价量表的使用,实现了习作评改课的有效落地。

二、深挖教材,习得写法

重视文本解读,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刷子李》一课,基于学生动作描写不精准不细致的学习难点,刘老师带领孩子层层深入,与作者进行3次对话,探秘作者写人的秘诀。

首先梳理精准细致的正面描写法宝。1.动作描写秘诀:一是为动作添加修饰词,二是为动作配上声音,三是精选能凸显人物特点的关键动作。实现了习作能力的进阶。在不断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习得精准、细致的动作描写策略。2.外貌描写聚焦“一身黑衣,无白点”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只写刷子李的穿着?探究发现外貌描写的选择也是要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其次是侧面描写的人物选择和描写角度,引导学生梳理文中对周围人的选择有曹小三、行内人、行外人,是按照亲疏关系来选择的。描写周围人的表现可以从:感觉、心理、评价等方面进行。

有了这样深入的解读,学生习得了能用的写人策略,便于实现此次习作的进阶式提升。

三、逆向设计,以“写”为要

三节课都基于“教学评一致”的理念,课前通过诊断性练笔,把脉学情,明确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紧紧扣住课前预写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个击破,同时当堂迁移运用,不仅教会学生写作的“要领”,同时还要让每个同学在写作的池子里“游”个来回。在这样实实在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写人习作能力。

最后有幸聆听了崔老师的点评,崔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梳理,注重学生的体验,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习作梯子的有效搭建,关注整本书阅读教学等等,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方法指导。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习作单元的教学思考

青岛广水路小学  张家明

今天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习作单元学习任务群的交流活动,活动围绕“学习任务群视角下习作单元的教学思考”这一主题安排了三节公开课课例,以及课例的集备展示,最后由各位名师和教研员进行经验交流。一上午四个小时的活动可谓是干货满满,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可模仿操作的优质课例,而且将课例的集备过程也“掏出来、晒一晒”,让我们全方位地清晰地学习到了“台下十年功”应当怎样去下,如何去高效地集备。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感悟分享一下我的收获。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一个年级的教材都编排了一个单独的习作单元,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堂公开课的老师在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指引下,如何去引导学生品读习作单元、设计有效的语文活动。我选择两点收获来分享:第一,任务群的设计要立足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目标。几位老师在设计任务群时均是在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语文要素的支架作用非常明显。同时,作为习作单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做好引领和支持,因此,把握好习作要素也是为学生搭建好写作支架,让学生有法可循。第二,我们要做扎实的任务群设计,不要花里胡哨的龙套过场。吴中豪教授指出:“学习任务群就是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三位老师的课堂以一个真实而富有兴趣的“校园奇人征集令”主任务为驱动,每一个子任务的设计都有成果的展现,学生能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之后看到或知识的积累或能力的提高,让学习“看得见摸得着”。避免出现为了设计任务群而设计,导致目标盲目难以落实、学习重复繁杂的情况。

总之,习作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探索一方面需要我们坚守教学自信,在探索新课标的同时吸取过去教学的优秀经验,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奋楫笃行、同心同学,积极学习优秀课例,拓宽思维,在一次次的碰撞中促成集体教学智慧。

团队共研是一场历练,更是一次修行,就是在这样痛并快乐的经历中,让老师们看到了语文教学之路上美丽风景。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我们坚信:“研”途一路花开,众行定将致远。携手前行,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