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任务群︱ “三链合一”学童话:大单元视域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教学研讨活动

2023/5/12 9:54:58  阅读:185 发布者: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具有主题统领、素养为纲、实践导向的基本特征。在理解“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其窄化或者绝对化,导致教学实践出现问题。“学习任务群”更指向一种方法论,将零碎的知识在真实、丰富、可视的学习系统中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资源。在当前“新课标”“旧教材”的现实背景下,教师可以在充分理解课标的基础上,对现行教材进行一定的改编和改造,体现出学习的进阶性、挑战性、方法性和生成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课堂学习。

小学语文的童话单元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语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童话教学时如何统整单元教学目标,凸显核心育人价值?怎样科学落实学习任务群,在真实情境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打造提质增效新课堂?426日,由青岛市北区承办的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教学研讨会如期举行,聚焦童话想象的奇妙,体验创新思维、丰富语言表达的喜悦。全市近两千余名教师在线观看了同步直播。

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要素,在市、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研磨团队创设了真实的大单元情境“我是童话领读者”,聚焦语文要素,设计了融阅读和表达于一体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任务群,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通过“任务链”驱动,“思维链”衔接,“语言链”联结,“评价链”评估,让童话教学更有趣、有味、有章、有益,不断提升思维的变通力、独创力。

一、灵动课堂  彰显智趣

青岛郑州路第二小学的赵宇老师执教《宝葫芦的秘密》一课,在童话情境中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现讲故事的密码,对“神奇”的理解得以内化。孩子真实感受到童话情节上的反复和想象的奇妙,并尝试构造新的想象空间,改编、创编童话故事。在“童话思维”中培植想象力,唤醒“童话思维”,让孩子真正走进自己想象的童话世界,让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给予他们心灵的冲击,最终实现由文本的神奇到自己个性化的独特创编。在朗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沉浸童话情境,读出人物王葆的特点。学生的灵感迸发出来,思维活跃起来,彰显出想象教学的无穷魅力,有效落实学习任务。

青岛福州路小学韩洁老师执教《巨人的花园》一课,科学运用问题策略落实学习任务,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朗读、创编等方法,引领学生体悟对比写作手法的妙处。融合汉字文化的特点巧妙梳理关键问题,探寻“硕、私、禁”与故事内容的关联,感受童话的美好意蕴。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孩子发现“私、允、公”之间的联系,让汉字也成为理解文本的一种有效支架,引导孩子结合童话故事内容表达独特见解,感受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习得表达方法。

青岛福州路小学刘茜老师执教略读课文《海的女儿》,依据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确定“教略”而“学丰”的教学策略,以“对比现实、感受奇妙”“合作探究、品悟形象”两个学习任务驱动,学用前两篇精读课文的习得方法,聚焦奇妙的海底生活,品悟小人鱼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其真善美的形象特点。在自读自悟中,感受童话想象的奇妙。依托大单元主题情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评,在评中思,提升核心素养。

青岛博文小学杜君老师执教《童话故事创想SHOW——故事新编》一课。基于“我是童话领读者”这一单元大情境,创设“童话故事创想SHOW”这一子任务情境,精准把脉学生《新龟兔赛跑》的预学生长点,在审辨中甄别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借助思维导图“情节链”来辨明故事结构;结合学生习作、链接课内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动评价等方式,习得“多角度 拉长情节链”“抓细节 放大画面感”的故事新编方法,在思辨中推进情节创想、优化表达,落实思维的训练与提升的学习任务,感受表达的乐趣与魅力。

二、圆桌论坛 研思共升

在以《任务驱动 读写共生——大单元视域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与反思》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磨课团队的老师们就大单元全景集备进行了交流,从单元内容的横向解读、童话学习单元的纵向定位、大单元及课时目标的解析、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单元整体任务群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团队教师站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明晰了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童话教学的基本路径,高效落实单元任务群的学习。

 

 

三、专家引领 攀高行远

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栾贻爱教授做了题为《大单元全景集备视角下的童话教学》的专题讲座。栾教授从对童话的本体认识、童话隶属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学段课标要求、童话教学面临的困惑以及解决措施三个维度举例阐述大单元全景集备视角下的童话教学建议。她指出,大单元教学立足高站位、高格局,是一种单元“整体教学”思想和“结构化”教学思维的“整体关照”,采用“单元整体式+跨单元式”的教学策略,通过“整合教材图谱定位单元坐标-研读单元选文确定学习主题-细化课标学情确定单元目标-依据单元目标研制评价任务-遵循学习进阶设计任务活动”五个步骤螺旋推进,引导学生学会用语文做事,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四节课例展示及圆桌论坛,栾教授高度评价了市北区大单元全景集备视角下的童话整体教学是教研方式转变的有益尝试,更是撬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从接受型学习走向建构型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践行“教--评”一致性评价,走向学习进阶。

四、经验分享 学思并进

   青岛福州路小学张晓玲老师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进行主题为《聚焦要素悟奇妙 尽享童趣丰表达》的经验交流。张老师厘清单元整体的编排逻辑,整合单元“想象”“体会”要素,运用“五个结合”实现童话单元教学学习任务整体推进,迁移表达,学以致用,实现思维进阶式延伸。

本次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立足童话单元整体,有效落实学习任务群,使学生思维能力获得进阶式发展,核心素养有序提升。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们知行并进,向新而行!行远自迩,共期璀璨!

五、教研心得  生发智慧

聚焦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整体教学研讨”活动,受益匪浅。执教的四位老师通过适切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中感受到童话的奇妙和故事主人公的真、善、美,学会了阅读与创编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教学进程中学历案、评价表等支架运用得当,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四节课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一是要用想象的方式把儿童带入字里行间。这也是童话教学的第一要务。如:借助插图,想象理解;多种朗读,想象画面;借助文本,想象补白;角色替代,想象体验;创设情境,想象表达等。在童话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童话故事中的空白点、延伸点,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还原场景,更能丰满人物形象,启迪思维。二是要用童话的方式教学童话。教师要围绕故事语境,创设童话氛围,要引导学生抓住故事情节,走进童话人物;要重视文本言语形式的理解或运用,找准教学的着力处,也是教学的难点,如讲述故事的关键词句,标示故事结构的言语信息,描写童话人物神态、心理等关键词句,以及体现幻想、夸张等写作手法。

走进大单元,探索新方法

青岛博文小学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单元集体教研活动。四位授课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中外童话单元。进行了大单元课堂教学探索,呈现了缤纷的课堂教学。《宝葫芦的秘密》一课,任课教师采用快速浏览课文,并利用表格梳理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故事背后的秘密等环节,快速理清故事脉络,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帮助学生更加合情合理地创编故事。韩老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让学生抓住细节描写,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成为童话领航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海的女儿》一课,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前两篇文,然后一起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找出两个阅读任务展开教学。博文小学的杜君老师执教的本单元的习作《故事新编》进行了童话故事创编秀展示。通过情节链的提示,创编故事,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以及编写故事的瞻前顾后等等,使创编的故事更加生动、更加合理。可以看出这三节课都是围绕引导孩子了解并抓住童话的三个特点展开教学,品析课文的。单元主线突出,整体性更强。

榜样力量,追光前行

青岛富源路小学

今天我们参加了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大单元视域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整体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老师们的精彩课例,听了栾教授的讲座,受益颇深。

童话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老师以单元大情境任务导入,聚焦语文要素,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有趣味、有生活的学习经历中收获童话阅读与表达的方法,使学生的言语思维获得真正的发展。老师们通过边读边想象、对比阅读、在线表演等方法,带领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神奇,并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以及心情,理解并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评价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们将评价工具嵌入学习全过程,设计了贴合学习任务群特点的评价工具,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领读《宝葫芦的秘密》时,赵老师借助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能按照来历、作用、结果的框架,有条理的将故事表达完整,能大胆想象,借助具体的世界展现出宝葫芦的神奇,能在情境中使用具有生活化的语言,将故事情节叙述生动有趣。在领读《巨人的花园》时,韩老师借助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能通过边读边想象,创设情景对比阅读、在线表演等方法,感受巨人的花园不同景象,感受童话的奇妙。在领读《海的女儿》时,刘老师出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能借助关键词句领悟小人鱼,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特点。有了以上三篇经典童话的领读训练,在习作创编童话的学习中,学生才能进阶式的完成习作评价标准,评出最美童话领读者。

栾教授指出,要想体现童话教学,我们作为老师要遵循童话阅读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学生有所改变,有所获得,有所提升。从《宝葫芦的秘密》初步感受童话情节的奇妙,到《巨人的花园》,在对比发现情节奇妙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带来的美好体验。再到《海的女儿》,在前两篇童话故事奇妙的情节、生动的细节描写基础上,感悟合理丰富的想象。最后,由读迁移到写,将阅读训练点转化为表达训练点,创编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童话,领读原创童话故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当中,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大单元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无涯,研无尽,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

奇妙童话 最美领读

——“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感想

青岛嘉定路小学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以及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每节课伊始,老师都会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总任务“我是童话领读者”邀你来领读,老师紧紧结合第28个“世界读书日”设计任务:学校微信视频号面向全体同学推出“我是童话领读者”栏目,邀请你们领读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大家开启童话世界的奇妙天窗,撒播真善美的种子,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每一位执教老师都能结合课文设计子任务,比如:最美童话领读者,感受奇妙想象,分析任务形象等等……最终再落脚到总任务。本次研讨活动依托统编教材,体现新课标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精心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设计学习任务群,力图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落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老师们的设计让学生从“小阅读”走向了“大阅读”,从“小设计”走向了“大设计”,从“小语文”走向了“大语文”,也让我们对童话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宝葫芦的秘密》听课体会

胶州市李哥庄港东小学 乔俊虹

《宝葫芦的秘密》这节课,让我感受到童话单元教学的智慧。

一、以学定教,夯实基础知识

赵老师以学定教,利用导学单了解了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会的知识不教,对于学生出错的知识重点教,在教授“拽”等字,让学生来对照课件讲解自己写对的方法,又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示范评价,同桌互评的方式,夯实了基础字词。

二、梳理情节,学会创编故事

学生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的内容,根据表格内容,圈画出奶奶讲的故事情节。赵老师引导孩子将表格内容进行了纵向对比,小组讨论,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之处。学生在梳理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概括,找出了这些故事的特点:来历奇、法力强、结局好。同时又引导学生发现了讲好这些故事的秘诀:情节反复,一波三折,这样讲出的故事更能吸引人。再结合评价量表,展开想象,创编故事。通过同桌讲故事、汇报故事、创编故事,不断完善故事,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讲故事的方法,水到渠成。

三、顺学而导,对比升华提升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赵老师抓住了这一点。着实让我佩服。赵老师引导学生们发现,当王葆遇到困难时,他想要宝葫芦,那你想什么时候得到宝葫芦。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到“她想用宝葫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老师利用了课堂上的资源,让学生对比发现,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也正是《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总之,赵老师的课堂处处充满教育智慧,于无声处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

观看“童话阅读与创新表达”整体教学研讨活动体会

胶州 钟淑娜

韩老师执教四年级童话课文《巨人的花园》,紧紧围绕“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这一教学目标,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进而揭示童话故事中蕴藏的道理,实现以读促悟;让大胆创作奇妙的童话,以读促写。每一个板块都明确指向目标,在简约的课堂实现学生的能力提升。在童话故事教学中,需要启发孩子的想象力,用朗读带领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实践、情境这两个词是新课标的高频词,在接下来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引导学生不偏离学习的重点,也要针对某个重难点学精学透,真正学到阅读的方法。

转自:“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