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人文青小 教学管理】“单元教学研策略 课堂实践展成果”——济南市青龙街小学每人一节课活动

2023/5/12 9:45:46  阅读:212 发布者: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为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有效落实“大单元教学理念”,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近日,济南市青龙街小学开展了“单元教学研策略 课堂实践展成果”每人一节课教学研讨活动。

低年级语文组

一年级的老师们从低龄学段学生的特点出发,将识字以

、韵语、字谜等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又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陈静老师的《动物儿歌》是一篇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名称和生活习性学习生字;陈琳和苏雪老师的《古对今》、《人之初》则是韵语识字;《操场上》是看图学词学句,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二年级的老师们则以本单元人物对话为切入点,指出朗读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言,同时,朗读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在本课的朗读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注意以情感推进朗读活动。例如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等,通过分角色朗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中年级语文组

三年级老师们的大单元主题为“看见童年的真善美”。老师们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本组课文,以“找寻成长印记 记录美好童年”为大情境展开学习。常老师执教了《童年的水墨画》,叶晟江老师执教了《剃头大师》,王玉和老师执教了《肥皂泡》,吴向红老师执教了《我不能失信》,刘爱华老师执教了《身边一个有特点的人——作文讲评》,老师们配合默契,读写一体。让同学们随着作家们感受童年的同时,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创编了儿童诗,写了童年趣事和身边有特点的人,充分感受了童年的印记和童年的美好!

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根据四下第七单元的内容采用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教学。总任务是:“踏上光影列车,追寻英雄足迹”。于是老师们设置了梯度上升的子任务一:“以诗会友,悟精神”;子任务二“故事宣讲,承精神”;子任务三“阳光少年,立志向”。让同学们在诗画殿堂中感受名人精神,并为英雄黄继光、哈尔威船长、挑山工设计雕塑作品,在自画像的写作课上传承榜样力量,树立人生理想,让语文学习走向生活,走向应用。

高年级语文组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四位老师深入研读五下第四单元教材,结合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开展了以“那些值得敬仰的人”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徐万欣老师带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内心”的方法,感受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博大胸怀;张文倩老师引领学生尝试运用方法,认识一位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毅力的军神;高阳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运用、积累方法,了解共产党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三位老师精心设计为学生体悟家国之情和掌握表达方法架设了桥梁。芦馨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表达方法,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落实本单元习作要素。

六年级教师围绕着第五单元“科学精神”的主题,梳理内容,提炼要点,设定了“穿越古今未来寻科学之魂,把握文本观点悟表达之妙”的大任务。以此为中心,结合课例,又设计相应子任务。教师努力创设相关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单元整合中大胆取舍,关注学生迫切想学习的关键点,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低年级数学组

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为大单元的教学主题,展开教研。卢云老师执教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主要是让学生探索算理,为什么12=3所以10+20=30。渗透转化思想1个一加2个一得3个一,所以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感悟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为后面学习手指算做铺垫。陶明泉老师和马文婧老师分别执教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手指算这种学习形式,让每一位学生直观的感受相同数位相加减。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主要以“学习同级、两级及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为教学主题,老师们的课堂气氛融洽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知识掌握扎实,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表扬及时到位。并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中年级数学组

三年级数学教研组深入研读三下第五单元教材,并开展了以“面积”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活动。王姗姗老师课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学书、课桌、黑板等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面,让学生感知物体的“面”及“面的大小”,感悟“面积”的概念。高文婷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拼摆不同的长方形,经历了用面积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明确每行面积单位的个数与行数的乘积就是面积单位的总个数。张敏老师由问题导入谁的面积大展开今天的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操作,猜一猜,验证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测和验证猜测,为学生学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教研团队基于学生立场,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是迫切想知道的?基于学科逻辑,围绕单元核心概念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甄别,寻找合适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把单元核心概念提炼为: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是由“边”和“角”及其关系决定的。他们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重构。李丽老师先进行“单元开启课”,主要任务是反馈自学情况,进行知识梳理,搭建单元框架。陈德龙老师开展“单元关键课”。不仅对单元内容进行“全景式扫描”,课堂上还需要把“镜头”对准局部,深人展开探讨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最后进行“单元关联课”,对单元进行整理复习。

高年级数学组

五年级数学组在“聚焦大单元”每人一节课教学活动中”,陈元春和王继忠老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渗透,让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领悟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进一步理解新知识,依次推进,体现了数学学科知识的连续性。

六年级的老师们在“聚焦大单元”每人一节课教学活动中”,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将第四单元《比例》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成有序的“知识块”,引导学生触摸数学知识的“内核”,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最优化”。通过比例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更深地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关系、抽象建模、问题解决等学习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英语组

荆靖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第一课时,在单元大任务“special days around us”的统领下,深挖各课时话题,并将评价植入学习活动中。荆老师既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维度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石熙莹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Unit4复习课,融合单元重点语句及小学所学三个时态的综合运用,此课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孩子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多环节展示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新课标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赵彩虹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 Period 1 Visit the vegetable garden 一课,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围绕“走进农场争当助农代言人”单元教学目标,将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与单课时深度融合,从参观蔬菜基地出发,设计学习任务框架,采用实物教学法,组织富有情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逐步构建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

本节课是由卢倩倩老师执教的水果主题,围绕着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展开教学。以生动有趣的

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且教学过程中使用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练习水果单词,在熟练掌握单词的同时,也巩固了句型的使用。

其他学科组

科学组

本轮研究课科学组以新课标为引领,结合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展开,老师们根据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深挖教材的重难点,整合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层层深入,同时充分利用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先进的人机交互功能,为生动的课堂教学保驾护航。七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

音乐组

刘茹老师在教授欣赏唢呐曲《小放牛》时,通过让学生感受唢呐音色的变化,模仿人声的一间一答,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唢呐丰富而奇妙的音色,感受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以及音色听辨的能力。

刘彬老师的《粉刷匠》这首歌曲以“巧巧手”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表现和感受劳动带来的喜悦,并告诉学生劳动最光荣这个道理。

刘彩莲老师通过教授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让学生了解藏族及其相关文化,感受藏族踢踏舞的舞步特点和欢快节奏,学会一些简单舞步。

丁洁老师在教学中,以“爱家乡”为主题,通过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质朴的歌词、简单曲调,为学生营造出一幅心旷神怡、温馨浪漫的家乡画卷。同时通过聆听演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对白桦林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效果很好。

美术组

本轮研究课美术组以夯实基础,创新引领,提升素养为总目标,前期老师们都进行了积极地准备,根据大单元教学的要求深挖教材的重难点,结合所教学生的现实情况,融合本册教材的知识点,对教学环节的设置也是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四位老师的教学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教学设计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过程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教学不息,研无止境,本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通过观摩、交流和探究,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各年级组全体老师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之路纵使漫长坎坷,我们也绝不倦怠。今后,各年级组教师将继续携手同行,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探索、成长、收获!遇见最美的课堂!成就更好的自己!

转自:“历下区小学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