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巧设作业 合力赋能发展
——内黄县实验小学作业论坛活动纪实
最美人间五月天,不负时光与时行。核心素养理念提出之后,我校在崔校长、霍主任的引领下,各学科教学开始探索与其融合的具体路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情境化作业设计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将所学知识有效综合,并正确利用。
在实践了一个多学期后,5月9日上午,内黄县实验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分科齐聚学校多媒体教室,开展学科教师情境化作业设计交流会。旨在积极推动"双减"落地,聚焦作业设计与改进,促进学科教学减负提质。活动井然有序,精彩纷呈。
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习品质。我校各年级各学科以作业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已知,联结经验,展示更多元、更深刻的思维力,实现高效的精准教学。
情境化作业设计以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为依据,创设具有趣味性、学习性的语言练习情境;创设与单元目标相关的主题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的较为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操练、巩固与运用合理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感悟、理解而最终习得语言。
进行情境化作业设计就要为学生在作业中制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深入体会情境给出的各类条件或状态,从而使其思维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相应变化,在完成知识回顾记忆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各年级优秀教师代表从本年级的教学实际出发,和老师们分享了丰富多样的作业形式,展现了老师们教学经验的丰富以及对学生情感的真切关注。呈现了本年级作业设计的思路、特色、板块内容、评价机制等,各具风格。各年级的精彩呈现一次次获得了台下老师们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体会到了作业设计的策略:作业的针对性,作业的有效性,作业的层次性,作业的趣味性,引发了老师们的深入思考。
小学作业设计亟待创新,教师要走出惯性思维,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对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进行探索创新,以提升作业的适合度,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
作业布设是教师教学思想的体现。为学生布设情境化作业,不仅能迎合学生的作业诉求,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学科能力。情境化作业呈现立体性,要求学生要诵读、要讲述、要演绎、要游戏、要读写、要调查,作业域度大大增加,学习视野急速拓宽,给学生带来的学习认知也更为丰富。因此,教师要对情境化作业进行整合、优化、调整、处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训练机会。
我校青年才俊巩宇鸣老师的《走“新”更走“心”》,结合新课标,针对低年级学段的单元作业设计展开了研讨,本着引导孩子“乐”起来以了导学,以兴趣导入作业,设计体现新课标中,在玩中学,在学中文的学习理念;鼓励学生“读”起来,以读促学,培养学生各种读的能力;发挥学生“说”的能力,以说强学内化课内知识;精心设计,让孩子“动”起来,以动容学,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设计,适合低年级特点的作业,更好的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作业设计走“新”更走“心”。
陈社霞老师的连续质疑引发了老师们反思自我,作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每位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布置作业,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了吗?理想的作业行为,除了“完成”和“正确”外,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社霞老师建议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当前作业设计的意义、功能以及价值的重新定位,并且尝试寻求作业设计的突破。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路径分为四步:第一步,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第二步,确定单元作业目标。第三步,设计作业内容。第四步,优化结构。
赵丽冉老师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立足单元视角 巧研作业设计”,分别从单元作业的内涵和价值、素养导向下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单元作业设计展示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一份份单元作业设计,凝聚了老师们的努力与付出,带给孩子们的则是全新的体验和真正的减负提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立足单元视角,探索作业设计,我们已在路上!
于争燕老师认为: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要具备全面性,覆盖单元中必要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对单元课文的价值挖掘,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全面巩固单元知识。同时融入多样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减轻作业负担,从而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贾瑞红老师陈述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本次单元统整作业紧扣单元语文和习作两大要素,依据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设计,努力实现对学生在“写人”习作中有层次、有重点的引导。同时,考虑到“习作”的特殊性,整个作业以“出刊《风云人物集》,发出‘风云人物征集令’”为主项目创设习作情境,紧紧围绕培养看学生写人的能力这条主线的同时,把生硬的“习作”变得更富实践性、挑战性和体验性,激发学生主动习作的愿望,减轻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00:09
李静芬老师生动阐述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整组的项目化作业设计,将碎片化的作业进行整体规划,使作业不再是课外“写”的作业,而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是教学实施的一种形式,是教学有效巩固、高效引领的强劲支持,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思路。
她还指出此次大单元情境化作业设计活动点燃了老师们作业设计的思维火花,带给了大家全新的作业设计理念。老师们也将把前沿的理念落实到单元作业设计的实施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助力教学变革,落实好“双减”提质增效的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新的春天,凝心聚力,静思深研,用求真擦亮语文学习的底色,用创新探索语文教研的真知。
小学生对情境性作业有特殊敏感性,教师以此作为教学调度的启动点,切准了学生的心理渴望,自然能够赢得学生的积极响应。
情境化作业的顺利融入,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定的冲击。教师要注意从作业打开方式、操作形式、评价标准等内容进行创新探索,让学生顺利进入立体性作业训练中。通过诵读、讲述,演绎、游戏,读写、调查,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作业布设,体现崭新教学理念,从而具有更为丰富的教学促进动力。
马利玲老师从作业设计价值、理念、流程、类型、设计反思等方面对大单元作业设计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享,对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作业设计的方法有了新的体会。我们以后教学中,一定会转变传统作业布置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力求减负与提质并行。
樊晓静老师从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策略、原则及作业展示四个方面讲述了数学单元作业的设计。帮助教师提升了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建模,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徐巧香老师表述要想发挥情境化作业设计的优势,教师应当重视情境化的设计,不仅要体现情境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同时也要与作业的目标要求互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有效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情境化作业形式。
宋彦红老师讲述作业设计要具备全面性,覆盖单元中必要的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对单元内容的价值挖掘,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全面巩固单元知识。同时融入多样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减轻作业负担,从而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王俊英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的趣味分层作业,以"减负提质"为宗旨,以"夯实基础"为切入口,以"课时目标"为支点科学设定作业目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单元大概念贯穿始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为学生呈现分层、趣味、实践、跨学科等多彩的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
张俊英老师强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教研,研之有悟,百想齐思,思附践行,创新时代,唯新不变,我们在路上。
老师们精彩发言后,崔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体评价,并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动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肯定了老师们细致精彩的分享,感谢老师们的精彩分享,激励大家继续在“作业设计”方面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情境化作业设计,有效实现学生多方面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崔校长还提出,希望老师们紧抓"减负提质"教育方向,在作业设计上发力,深入探索作业设计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在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要做好控制作业总量、分层作业设计、避免重复性作业等工作,真正提高作业质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用心设计教学,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有根据、有条理的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创造等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利用情境、创设情境,在作业形式、内容的设计上花一番工夫,作业将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与活力!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教学成效,获得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双减”持续深入推进过程中,作业的“量”与“质”成为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焦点。巧设作业,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落实“双减”,聚焦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加强教研,从多维出击,在内容上高度聚焦、数量上高度精简、结构上高度凝练,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高效吸收知识。还需要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精炼的同时,具有新颖性,以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按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来说,我们还在作业设计的路上……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