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一线教师如何设计教育规划课题

2023/5/10 18:24:38  阅读:135 发布者:

关于“题目”

题目的五种表达

1.新视角+新问题。例:大概念统摄下的小学“主题链”学习创新实践;促进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

2.新视角+典型问题。例:植根吴地文脉的乡村小学大美育课程实践创生

3.新背景+新问题。 例:双减背景下小学单元整体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4.典型问题的新主张。例:小学新结构学习实践研究

5.典型问题+新方法。 例:基于教学切片诊断的小学课例循证研究

一线教师常用的新视角

SOLO模型;深度学习;教学循证;大观念;结构功能主义;PBL(项目化学习);大情景/大任务/大概念统摄;LICC框架;SWOT分析;话语分析;视频分析;教学切片;多模态话语分析;技术赋能;分布式认知;分布式领导;场域;五育融合;课程整合;跨文化理解;学习共同体;教育治理;第四代评价理论;边缘效应理论;复杂学习理论;变易学习理论

一线教师常用的新方法

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实践研究;调查研究;混合研究;循证研究;案例研究;课堂志;田野研究

“新问题”的来源

1. 教育政策的新提法与新主张

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实践;真实性学习;表现型评价;增值性评价;学业述评;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单元整体作业;跨学科作业;实践性作业;作业质量管理;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学科育德

2. 教育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归纳

项目群;任务地图;概念地图;结构性进阶学习;L-PCK(素养本位的学科教学知识);课例循证;校内外协同创课;新结构化学习

关于“概念界定”

核心概念界定

1.结构:代表人物对核心概念的经典阐释。典型概念的校本理解。典型概念的操作理解。

2.表达:A是指______(人物,年代)。要准确把握A需要关注________等几个方面。本研究认为A_______。具体而言,是指___________

课题界定

1.结构:课题的价值。课题的内涵。课题的开展过程: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核心问题,预期达到什么成效。

2.表达:项目旨在_______;__________。本研究聚焦__________。致力于运用_________,回应_______的核心问题。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子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

问题3___________

避雷:

1.胡子眉毛一把抓;

2.非代表性定义;

3.仅有别人的观点

4.以抽象解释抽象没有操作性定义

5.核心概念过多,大于3

关于“文献综述“

1.结构:围绕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提炼研究主旨。围绕研究主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BSCO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中对近10年左右相关文献,和近5年同级项目库进行检索。通过综合研判,发现规律、得出趋势、发现问题,为课题确立学理与合法性的依据。

2.表达:第一段,围绕___________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BSCOWeb of Science等中外数据库系统爬梳近10年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学界主要围绕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主旨1__________

研究主旨2___________

研究主旨3___________

近五年省级相关课题立项情况_____ _

研究综述发现,尽管研究者都关注到____________;但对于_____________,尤其对于_______缺乏关注,因此_______亟待深化。

避雷

1.A说,B说,被材料淹没,要用观点带动人物,而不要人物带动观点;

2.篇幅长,不分类、不总结,沦为材料和观点的堆砌;

3.文献选取低级期刊、毕业论文,不具代表性;

4.综述发现,这个问题没人研究(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研究价值”

1.结构:(1)理论价值:丰富了研究视角;深化了研究内容;形成了新的理解与主张;解决的本体性问题;创造了新知识

2)实践价值:提出了技术路线;形成了案例指导;成为政策执行jiu的典型抓手;引起社会学界的关注;引导形成新的认识。

2.     表达

 理论价值

1.  通过引入_____的视角,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_______

2.  聚焦______这一核心问题,创造性提出了_____,深化了对_____的理解。

实践价值

1.形成了______的技术路线和案例指南,为其它学校、教师开展类型研究提供______参照。

2. 创造性落实______政策的抓手,为相关政策落地完善提供参照。

关于“研究目标”

1.结构: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问题解决带来的远景效应,回应重大关切和政策需求;具体目标则是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应围绕问题本身来组织,要求可观察、可测量。

2.表达

总体目标   通过_________进一步落实______政策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校_______教师______和教学生态重构。

具体目标

1.理清________的内涵特质

2.把握_______的内在机制

3.形成_______的操作技术

4.研制_______的典型案例

关于“研究内容”

1.结构:研究内容是课题的重中之重,需要围绕研究问题通盘考虑,其基本逻辑一般是:问题立场——理论基础——操作技术——实用案例“ 。研究内容要分为”操作内涵+研究要点 “,操作内涵即对内容是什么、如何做的基本概述,研究要点是对研究内容的具体细化。研究内容要采用递进的逻辑来组织,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2.表达

内容1__________的实施现状与问题诊断

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调查,分为哪些维度调查,调查对象是什么,如何保证信效度。

要点1_____________调查工具的研制

要点2____________ 调查报告

内容2 _________的内涵特质与要素构成

对问题的理论内涵、结构功能、要素构成进行分解,确立学理基础。

要点1__________的内涵与类型

要点2__________的构成要素

内容3_________的实践样态

对问题的具体操作流程、核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要点1 ________的操作流程

要点2 ________的操作指南

内容4_______实施质量的动态评估

评估什么,谁来评估,用什么评估,评估如何使用。

要点1_______质量评估的指标和评估工具

要点2_______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

内容5_______典型案例的呈现

如何选择案例,如何研制案例。

要点1_______学科发展案例

要点2_______教师发展案例

关于“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图:问题、观点、策略的一体化组织,如下所示:

关于“研究创新”

2-3条为宜,不能太多,创新是专家认定的,不是自己写出来的。

1.方法的创新,本研究采用________

2.内容的创新,本研究聚焦________

3.理论视角的创新,本研究引入_______

作者 |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刘登珲

转载 | 课程漫话

转自:“初始化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