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祖文 | “童话的秘密”大单元教学设计简案(三课时方案)

2023/5/10 18:16:40  阅读:101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我是李祖文 ,作者李祖文

【教学分析】

这个单元是“中外经典童话”单元。童话在小学教材中是一种重要的文体,特别是在三、四年级中尤为突出。但整个单元都是童话作品,也是教材体系中最后出现了。因此,对于这个单元的教学点确认,就需要在过去对于童话的粗浅认知(知道大概是童话)上,提升到“童话的特征”的认知上。因为这个单元的语言要素是这样的:“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特点。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童话的特征在于孩子的认知上,我们需要达成至少三点:所有的事物都人格化;情节有着不同现实的神奇;通俗易懂,容易明白,主要的读者是儿童。这个单元聚焦在“奇妙”,对于教学内容的侧重将要放到这里。对于习作的新编,需要注意的是“新编”的“新”在哪里?仅仅是情节吗?有没有表述的方式的新呢?所以需要我们在童话的学习中知晓秘密在哪里,然后再立足于“新”的创编。

【教学原设想】

作为大单元教学,重要的在于“统整”。利用整合的机会,将散落在每一篇文章中并不明显的特征集中起来,凸显出来。如果从78个课时的完整版学习角度来说,我们大概需要从这样的角度去设计:

学习准备:字词与习作的初了解

一、读读所选的三段话,想想那段话是童话的描述?【想一想】:哪些是童话的描述?说说你判断的原因。(温馨提示:可以从这里的事物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角度来考虑。)

二、读读《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找一找这些文章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三、试着将下面的事物也变得不一样,用一段话来试试改变。(玫瑰花  啄木鸟  冬天  小河边)想一想:自己这样改变有没有童话的味道?体现在哪些地方?

四、童话里,仅仅是这些“不一样”吗?我们再来多读一些。想一想: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温馨提示:看看故事情节与日常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五、读读《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找一找这些文章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六、想想自己的文章可以如何修正,如何体现这个特别之处。

七、对于童话,我们再多想一想。

1. 这些故事,如果老师不讲,你可以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你觉得这些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自己的童话要告诉别人什么?

3.找伙伴看看,他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4.根据上面的学习,将自己的童话改一改,争取能够用上一些这个单元的生字词。

八、想一想,与同学交流一下,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交流,将借鉴来的写在上面的习作的旁边。

九、思考一下:学习了这个专题,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这样的步骤,是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遵循的是一步步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有序并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达成我们所需要的目标。可是,如果只是三个课时的安排,又该如何设计,如何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呢?如何形成学习任务的驱动型教学呢?我们需要重新考量。

【教学新设想】

我们还是需要从学习任务的确定开始,删减不必要或者不一定要在这个单元进行的元素,更为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大致的学习任务安排应该是这样:

一、利用“寻找我自己的生字词”的方式,扫清阅读的障碍,初步会运用部分生字词。

二、采用多角度方式,对比阅读,了解“童话的秘密”,寻找共性特征三点,并能在选文中找寻清楚。

三、学会利用童话的特征修正自己的故事,学会用童话来表述,继而有“新”的思路。

三个任务的确定,其实是遵循的是“感知—探究—运用”的一个流程,这样的安排其实更为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对于童话的了解与运用。

因此,三个课时的初设计应该是这样:

学习准备:需要提前准备一张习作纸,学生提前习作。

利用下面的词汇讲一个故事:

玫瑰花  啄木鸟  冬天  小河边

第一课时:字词的梳理与简单运用

采用这样的方式:

1.出示相关的生字词,引导孩子思考:

哪些是不会念的?

哪些是自己不会写的?

哪些是自己不理解的?

2.引导孩子整理:我的生字词有哪些?我想提醒同学的是哪些?

3.引导孩子反思:哪些词汇可以用到自己的故事中?

第二课时:

1. 读读所选的三段话【需要另外准备】,想想那段话是童话的描述?【想一想】:哪些是童话的描述?说说你判断的原因。(温馨提示:可以从这里的事物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角度来考虑。)

2. 读读《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找一找这些文章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3. 童话里,仅仅是这些“不一样”吗?我们再来多读一些。想一想: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温馨提示:看看故事情节与日常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4.读读《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找一找这些文章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5.想想自己的文章可以如何修正,如何体现这个特别之处。

第三课时:

1. 这些故事,如果老师不讲,你可以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你觉得这些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自己的童话要告诉别人什么?

3.找伙伴看看,他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4.根据上面的学习,将自己的童话改一改。

这只是简单的想法,中间还需要更多的步骤安排与调整。

转自:“小学语文名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