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另一边》教学手记
2023/5/10 17:30:30 阅读:170 发布者:
宇宙的另一边
昨天上了第一课时,今天上了第二课时,把正式作业和练习题也全部结束,这课上完了,记录如下,
1
单元目标
开了新单元,老规矩,从单元导读页开始看起。读一读,说一说,搞定。
本单元的主题是“想象”,有什么奇妙的想象等着我们去发现?把书翻到60页,我们先去宇宙的另一边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齐读。
2
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早读的时候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课堂上就不做处理了。
先看作者简介,再看图识记:气喘吁吁、一栋房子、流淌;识记形近字。用探索宇宙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快速说出屏幕上的生字并组词后出示词语:
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浩瀚 流淌 思绪 穿梭 尴尬
秘密 气喘吁吁
“淌” 后鼻音。
“穿梭”,给“梭”换个偏旁,可以得到哪些字?
“秘密”这个词有什么好的识记方法?
学生分享我板书。
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秘密,谁也没去过,只能靠想象。你觉得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带着自己的想象,走进课文。
3
体会想象的规律
自读2-7自然段,找一找课文里的我有哪些想象?这些想象有什么规律?
答:想象和现实是一一对应的,想象和现实有时候是相反的,想象是有趣的。
“一一对应”这个规律在2-7自然段体现的最为充分,小组合作,找一找课文里的一一对应。学生分享。
第一课时到此结束,以下为第二课时。
4
复习导入,快速梳理
齐读课文,后指名读,一人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宇宙的那一边和这一边的关系?都有哪些一一对应?
学生分享,我板书。
问:你发现这些一一对应的秘密了吗?
答:有的一模一样,有的刚好相反。
这些对应真有意思,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同桌讨论)邀请学生发言后进行总结:如果这样一直想象下去,文章有意思吗?(没意思)。为什么没意思?(写得太多了)是啊,不停地反复,原本新奇有趣的想象也会变得了无生趣。所以,作者写的时候没有一直往下写,而是有选择地展开想象。
5
体会画面 寻找趣味
除了“一一对应”,作者还写了对宇宙另一边的一些想象的具体几个画面,有的想象非常好玩,读8-12自然段,小组合作,说一说你们觉得哪里最好玩。
小组讨论后邀请学生发言,交流重点:1.读懂第8自然段的想象了吗?
2.9自然段的乘法和我们的有何不同?
3.11自然段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充分交流。
宇宙的另一边,谁都没去过,都是想象出来的,那,作者是胡乱想的吗?
不是,都是有依据的。
6
作业布置
完成了随堂练习之后,布置了作业,模仿课文,也写一写加法、乘法。
转自:“一颗蓝荔枝”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