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新课程新课标实施策略与路径-记华山中学第七届教科研年会纪实

2023/5/10 16:33:06  阅读:125 发布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探索大单元、项目式及跨学科融合的集体备课模式,通过课堂实践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让每一位教师自觉地转变学科观念,423日、26日、27日、28日举办了为期四天的第二师铁门关市库铁片区新课程新课标课堂教学研讨会暨华山中学第七届教科研年会。

研讨会分主会场和分会场,分别由华山中学义务部承办,铁门关二十九团第二中学、博古其中学、二十八团梨华中学协办。

本次教科研年会坚持两个立足点:立足课堂,立足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立足课堂即为研究始于课堂,教育科研作用之一在于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改变教师职业倦怠和低水平重复,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助推器。立足师生、学校发展即为研究在于探索、归纳教育教学规律,提炼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带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学校办学特色提炼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开幕式由华山中学副校长周斌主持。

426日主会场上,华山中学副校长张文志做题为《学而时习之--华山中学新课程新课标实施策略与路径》的论坛主报告,从学校的挑战与应对,到教师的挑战与应对,从学校顶层设计到教师个体具体实施,阐述了华山中学面对新课程新课标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媛就华山中学义务部课程设置方案进行解读,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课程标准,找到了适合华山的课程设置方法。

华山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田雪梅汇报的《华山中学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主要从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华山中学的做法和思考三个方面来进行。从理论学习到课堂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华山在不同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展开了无数宝贵的破冰实践。

华山中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唐丽丽分享的《华山中学核心素养下考试与评价的实施》,从新课标要求下学业质量水平测试要求入手,以为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评四个话题展开分享。提倡教学考一致性,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和评价观,依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和原则,分享了大量基于真实情境的试题案例,最后则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华山做法结尾,为与会教师带来了参考示范。

学科组新课程新课标实施方案以体育组为代表,华山中学体育学科教研组长王廷国解读了华山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施方案。分别从实施背景、培训方案、实施建议、备课组实施方案等方面展开,向与会教师们介绍了华山中学在课标学习、课堂实践的做法,并展示了教师的研学成果,为与会教师们打开了学习的视野、 拓宽了思维,纷纷表示方案接地气、可操作,有很好地借鉴价值。

华山中学教育技术教师何冰总结汇报了核心素养导向下项目化学习的华山实践历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坚持理论学习指导实践认知,华山中学的项目化学习探索由自发、自主的初探阶段向普及化、常态化的课堂实践转变,先后经历基于核心素养、基于评价、基于证据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后,现将基于素养量规的项目化学习作为下一步落实新课标育人理念的主要抓手和重要途径,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成长。

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而项目式学习正是体现这种学习本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华山中学三年级年级组长郝翠云汇报的《追寻兵团印记 志做先锋队员》项目式研学课程,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标准》跨学科融合理念,积极探索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课程,既包含纵向的跨学段知识整合又包含横向的跨学科内容整合。带领学生回归学科本质,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华山中学美术组教师曹丽以社团项目式研学《走进北京 探寻生活与美》为题进行分享。从项目产生的原因、背景、学情、师情、项目目标、项目介绍等多个方面对美术项目式研学课程进行汇报。每个项目因生而设、师生共设,从课前、课中、课后及聚焦核心素养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培养,真正实现引导学生从研中学,学会独立思考与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学习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本次教科研年会分会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学科的新课标实施方案发布。自2022年新课标颁布以来,华山中学全体教师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带领下展开了新课标实施探索,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始于足下,内化于心,建立学习共同体;实施解读—如切如磋,外化于形,形成教学新样态;反思提升阶段—如琢如磨,了然于心,总结备课新模式。

聆听专家讲座 开展专题研讨

20多位疆内外学科专家分别进行专题讲座,既有理论支撑,又结合具体的课例情境和教学实际,为大家打开了一扇新课标下的情境任务设计之窗。让老师们对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了深度思考,共同提升对新课标要求下的大单元教学的认识。

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强调了设计大单元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结构化,还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衔接,以及方法和思想的迁移、类推,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 勇毅前行

华山中学积极探索“大单元设计”,并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大单元教学课堂展示,为所有与会老师展示了从学习理论到集体备课、单元说课、抽签上课、观课议课这样一套完整的大单元教学流程,引导大家大力推行并落实大单元整体教学,大家获益匪浅。

教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等七个方面展开说课,并对教学过程展开了详细的解说。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同课异构”不仅是不同风格、不同设计的展示,更是不同思维和不同智慧的碰撞,而碰撞出的火花将引领师域内学校的教研、教学向着更高方向发展!

评课环节中由授课教师围绕设计意图达成情况进行说课,并提出未解决的问题,由各小组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有针对性的评课更具体、更有研究性。

与会教师经历课堂观察,通过评课议课交流及专家点评,对于大单元教学的情境创设和任务设计的指导,让老师们对大单元教学中情境、任务和活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探讨什么样的情境才能被称为“大情境”、“真情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更适合学生去探讨解决,共同探讨核心素养课堂实施的方法与路径,大单元教学要落地课堂,就必须经历从研出来、说出来到上出来的过程。

在集体备课中共同讨论教学方面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并通过抽签课来检测大单元教学在课堂当中的运用与实践。

老师们积极备课、共同磨课,上课前十分钟进行现场抽签上课展示,课后及时评课。此次抽签课让人人思考,人人有收获,为教研共富蓄能助力。

老师的课例、专家的课标解读、教法改革,都讲的精彩纷呈,干货满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教师在讲台上的风采,更是在专家对课标的解读中准确理解课标的要求,从中学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如何用一双慧眼去评课去说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必须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准确理解新课标,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以便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本次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让老师们对新课标如何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有了可借鉴、可操作范例。真正做到了名师引领示范,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深耕课堂,潜心育人是教师的使命。相信每一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不断践行与反思,坚守课堂主阵地,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转自:“华山中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