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课例 | 我的深圳印象——用SmartArt制作深圳风情游导览图

2023/5/10 16:30:14  阅读:137 发布者:

深圳导览风情游

学科融合共成长

授课教师:李方济

所在单位: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学科融合为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路径,2023427日上午,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李方济老师在宝安区教研视导活动中,执教了《我的深圳印象——用SmartArt制作深圳风情游导览图》一课,展现了宝安教师的风采。

课堂教学

李老师以微项目式学习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思路,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语文、地理、生物的跨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分小组收集“导览图”素材,绘制主题思维导图,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

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深圳印象。学生分为八个小组,分别从深圳美食、地标景点、深圳文化与深圳生态四个主题分享小组制作的思维导图。教师学生共同评价,学生在培养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展现了语文、美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综合素养。

深圳印象

环节二:工具教学。李老师以微课结合板书的形式,介绍了SmartArt工具的用法,并讲解了在“形状”中插入文字、填充

的方式。

环节三:作品创作。学生按要求,个性化完成导览图制作。李老师引导学生在动手实操时,利用好课本与微课资源,并鼓励小组内进度较快的同学帮助组员完成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品创作

教学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课例点评

杨军老师

宝安区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杨军老师点评到:本节课充分展现出了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教师、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的语言富有激情,能够感受到青年教师对于教育的热爱。富有感染力的表达与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也不仅仅是一节信息技术课,更是一节对于深圳人文自然的跨学科融合赏析课。李老师在引导学生收集、展示素材的同时,也一起从多个角度欣赏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让学习的发生不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而是贯穿整个项目之中,让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得到了很好发展。在学生操作环节,李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小组、微课等资源,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师语言优美连贯,与学生互动性强,评价方式多样化,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整节课堂符合“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课堂和谐、有趣、饱满的特点从一而终。

钟文婷老师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钟文婷老师点评到:本节课轻技能、技法的学习,重视团队合作,提倡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多人合作、观点碰撞、快速信息汇总的过程,并逐步形成用科技手段表达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从容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节课首先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信息反馈和再加工创作这样一个过程。在进入到操作层面的知识点之前,先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先学习了解深圳的美食、地标、人文、风景等等,再由小组汇报,分享学习资源等方式普及深圳风情知识,加深学生对深圳的了解,培养学生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再建构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通过smartart工具去实现它,让学生体会到基于问题的解决有效处理信息的方式。

陈楼琪老师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宝安学校陈楼琪老师点评到:本节课从设计到实施,都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小组活动分工明确,可操作性强。在学生作品展示的环节,运用采访、对话等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的课程资源带领学生共同深挖教材,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多个领域的重大突破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从而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让我们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举措,增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主动,扎实推进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以饱满的热情为祖国培育优秀人才。

转自:“宝安信息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