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安区音乐学科传承礼乐文化创新弦歌教学主题研修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进一步提升宝安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推进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进课堂”的开展,2023年4月22日,在新课标发表一周年的纪念日里,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邀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全国优秀教材国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及音乐组组长,《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音乐组组长,刘沛教授。在西乡小学绮云书室举行 《2023年宝安区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研修活动(二)》。西乡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百年老校。绮云书室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兴建,是宝安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有“深圳的陈家祠”之美誉。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礼乐弦歌”全国师资培训导师吴星源老师,深圳市宝安区教科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黄承华,深圳市宝安区教科院体卫艺部长、音乐教研员白姗老师,宝安区小学音乐教研员曲晨老师以及西乡小学李赠华校长莅临活动现场。宝安区中小学各学区音乐教研员、音乐科组长以及百余名骨干音乐教师参与此次研修活动。
《传承礼乐文化创新弦歌教学》
刘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全国优秀教材国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及音乐组组长,《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音乐组组长。
刘沛教授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出发,他强调中国音乐更具有中国文化的韵律美感。中国的古诗词在既定的格律中创生独到的意境和情景,这是艺术的真谛,其育人价值是深奥的、独特的。老师们要在创新弦歌教学中,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且突出育人的目的,通过关键问题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逐渐养成乐学善学的习惯和能力。刘教授强调“弦歌”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凝练着中国人“文以载道,礼乐教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既创新又传承,让儿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学习。最后刘教授号召老师们要以礼乐弦歌为载体,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国美育,奏出中国旋律,讲好中国故事。
《礼乐弦歌琴的演奏方法及多类歌曲弹唱教学课堂》
吴星源,“礼乐弦歌”全国师资培训导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佛山市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海区民乐协会会长;大沥镇音乐家协会会长。
吴星源老师开展了《礼乐弦歌琴的演奏方法及多类歌曲弹唱教学课堂》专题讲座,礼乐弦歌琴体型精小,携带方便,易懂易学,亲和力强;小篆汉字“礼乐弦歌”丝印于琴头,琴板刻有“梅兰竹菊”图案;手感温润,音响共鸣丰富,音色柔和统一,定弦法可依音乐风格适度调配;从演奏技法来说,它可用于弹唱、伴奏、独奏、合奏。
吴星源老师从琴的品位、弦位等基本知识及演奏技法教授;老师们从和声练习循序渐进到歌曲弹唱,学习了古诗词歌曲弹唱《画》、《独坐敬亭山》;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青春舞曲》;吴老师改编的合唱版《小池》。吴老师还为大家示范了京歌《唱脸谱》。最后,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完整的弹唱了《青春舞曲》、《独坐敬亭山》和《小池》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礼乐弦歌琴,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具类文创产品,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主旨,贯彻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思想,专门为中小学生和音乐爱好者而研制。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弹拨乐器之“形”与“魂”,蕴涵着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音乐交流
锤炼技能展风采,音乐科组秀才艺。西乡小学有百花齐放的音乐社团,涵盖京剧、管乐、民乐、合唱、舞蹈,均取得过市、区、国家级的喜人成绩。
歌不离口,拳不离手。活动伊始,西乡小学音乐科组的全体老师登台展示个人的专业基本功。曹冰屿老师用扬琴独奏了一曲《红河的春天》,轮奏的长音与急速的琶音相交织,描绘出一幅春到红河百花争艳的美丽画面。刘东浩老师用萨克斯独奏了《赛马》,众所周知二胡的经典曲目被西洋乐器萨克斯演奏,急速的双吐、马儿的嘶鸣,别有一番韵味。最后,西乡小学音乐科组选唱了充满童真的古诗词歌曲《春晓》,意在贴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西乡小学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启发年轻教师们要坚持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守本心,不忘初心。
曹冰屿老师扬琴独奏《红河的春天》
刘东浩老师萨克斯独奏《赛马》
西乡小学音乐科组齐唱古诗词歌曲《春晓》
领导讲话
宝安区教科院黄承华副院长对本次研修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宝安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给出了明确指示:教师们基于新课标新理念的时代背景,应在传统文化构架上,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在专家的引领下,提高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同时,黄院长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高远的视野对本次研修活动给予期冀:
一、深入开展国家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构建高质量美育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多元化发展;
二、在专家的引领下,树立先进性的标杆,做好学科文化阵地建设,凸显教师的专业性以及学科成果,实现艺术学科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教师们通过实践与努力,共同营造宝安美育的范式,打造宝安区基础教育的大文化盛世。
本次活动,搭建了区级礼乐弦歌琴教学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开阔了老师们在新课标下“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思路,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礼乐弦歌琴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运用更专业、更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闻弦歌之声,品礼乐雅韵,以美育人弦歌不辍!
转自:“深圳市宝安区音乐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