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的作用机理

2023/5/10 15:48:12  阅读:1158 发布者:

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的作用机理

ATP驱动泵(ATP-driven pump)是ATP酶,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实现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动,每秒转运的离子数为100103不等。ATP驱动泵都是跨膜蛋白,在膜的原生质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ATP结合位点,在逆浓度转运离子或小分子的同时水解ATP,将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高中生物教学中讲的主动运输一般就是通过ATP水解直接或者间接供能,其中最典型的是直接水解ATP供能的ATP驱动泵。根据泵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ATP驱动泵又可分为4类: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前3种只转运离子,后一种主要转运小分子。

四种ATP驱动泵示意图

P-型离子泵

P型泵(P-type pump)(转运离子):也称E1-E2 ATP酶。P代表磷酸化,指泵工作过程中亚基的特定天冬氨酸(Asp)位点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造成构象改变。所有P型泵都有2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还具有2个起调节作用的小的β亚基。在转运离子过程中至少有一个α亚基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如钠钾泵、H/KATP酶、Ca2+泵等。

1.钠钾泵

Na+-K+泵是其中最常见的,也是目前研究最充分的一种ATP-驱动泵(属于P-型离子泵类型),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上。Na+K+的输入和输出通过钠钾泵来完成的。

钠钾泵示意图

1)钠钾泵的分子结构

实际上就是Na+K+ ATP酶,由2个α亚基、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分布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α亚基是多次跨膜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和Na+K+结合位点,β亚基是糖基化的多肽(折叠、调节)。

2)钠钾泵的工作方式

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由于细胞内外K+浓度的不同和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比Na+通透性高出50~100倍)促使K+外流,K+外流以建立起神经元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阻止K+外流。当神经元受到有效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Na+通过Na+通道蛋白(Na+通道蛋白由4 个亚单位环绕结合在一起形成Na+通道的孔道)迅速内流。在静息电位时,K+通过K+通道蛋白扩散到细胞外,动作电位时,Na+通过Na+通道蛋白迅速内流,此过程K+Na+都是通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方向进出细胞且不耗能,属于协助扩散。形成动作电位后,神经元膜上的Na+-K+泵每消耗1分子ATP泵出3分子Na+,泵进2分子K+,通过逆浓度梯度运输,此过程消耗能量且逆浓度梯度转运,K+泵进细胞和Na+泵出细胞都属于主动运输。

3)钠钾泵的作用

①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保持细胞的体积;②维持低Na+K+的细胞内环境,为协同运输提供驱动力;③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

2.钙泵等其他P-型离子泵

1)钙泵

又称为Ca2+ATPase,跨膜蛋白,进化上与Na+K+泵的α亚基同源,其作用是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分布在质膜、细胞器膜(肌细胞内质网膜)。作用机制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泵出2Ca2+,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

2P型-质子泵

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的质膜上没有 Na+K+泵,只有质子泵(H+ATPase)。H/KATP酶也属于P型泵,其功能是将H+泵出细胞,建立跨膜的H+电化学梯度(相当于动物细胞膜上的Na+电化学梯度),从而驱动一些溶质的转运。

V-型质子泵

V-型质子泵是膜泡质子泵,分布于动物细胞胞内体、溶酶体膜、破骨细胞、某些肾小管细胞质膜、植物细胞液泡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将H+泵入细胞器,但不发生自磷酸化。

功能:V-型质子泵维持细胞质基质的pH中性和细胞器内的酸性。

F-型质子泵

F型泵(F-type pump)(转运质子):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即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中的ATP合酶。

特点:不形成磷酸化中间体。

功能:F-型质子泵利用H+顺浓度梯度运动,将释放的能量合成ATP

ABC转运体(ABT transporter)(转运小分子)

每一成员都含有两个ATP结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 ABC),运输的物质范围广泛,包括单糖、氨基酸、脂质、外源性药物等。

转自:“胶州市高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