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中的精练
2023/5/10 10:55:32 阅读:117 发布者:
精练:是针对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精选典型题目,进行深入透彻练习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其目的是摒弃题海战术,废止重复无效劳动,当练则练,练必深透,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和技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精练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点、难点内容,关键问题,新旧知识结合点,容易混淆需对比的知识,举一反三可迁移的问题,对构建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的知识,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等等。
精练的基本策略:
1.精选练习内容
2.精心设计题目设计合理恰当的题目是实施精练的关键,精练的题目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1)针对性 (2)代表性(典型性) (3)阶梯性,每组习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4)层次性。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地设计习题。一般地分为三层:一类是基础题,即落实 “双基”,达到学习基本要求的题目。二类是巩固题,即初步总结运用所学、提高认识的题目。三类是深化题,即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发展能力的题目。(5)启发性 (6)创新性 (7)趣味性 (8)教育性
3.讲究精练方法:练习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课后练习;章节、单元练习;专项、综合练习;口答、笔答、操作、实践、听力训练等等。教师应根据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灵活恰当选择练习形式,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练习活动,实现从“要我练”到“我要练”、从“学会”到“会学”的跃迁。要处理好练习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练习时要注意时机恰当,时间合理。即在需要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现问题时及时练习;练习时间要考虑其他教学环节。
4.讲究量力分层:在练习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确保人人参与。同时要正视学生的差异,量力分层进行。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达到基本的要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能使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又能使学困生“吃得了”,使学生在适合自身实际的练习中都取得收获和进步。
5.突出能力培养:
在精练中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着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和能力。
6.重视指导评价(1)积极指导:画龙点睛地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启发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思维品质。
(2)注意总结:
一要总结练习过程中运用的主要知识点;
二要总结题目的特征,练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解题的思路和关键,为学生解决同类题目奠定基础;
三要总结练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能力缺陷。对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要重点剖析,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四要在尝试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它的解题方法,并确定最为简捷的解题思路,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改变条件和设问后的变式训练;
五要总结解题规律,帮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以达到系统地掌握知识的目的。(3)及时评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评判,确保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在评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果断、准确;二是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