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快来看!
2023/5/10 10:51:29 阅读:136 发布者: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有成就感。对大人来说,成就感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于孩子而言,成就感就是促进学习积极性的一大法宝。
当孩子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成果,达成一定的目标后,会因为愿望的实现而产生一种心理满足感,这时候,如果因达成学习目标而受到来自父母或老师的鼓励或表扬的话,则会进一步加强这种成就感的体验,并产生出一种持续追求满足的需要,进而强化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这种兴趣和动机是维系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呢?
1
为孩子设立一个可实现的目标,让孩子体会成功的感受
要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就必须要给孩子一个可以成功的机会。比如,父母可以通过为孩子设立一个学习目标的方式,这个目标不能高不可攀,是孩子稍加努力之后就可以实现的。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成这个目标时,就能感受到实现目标所带来的成功喜悦,孩子体会到了成功,就会有一种动力促使他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由此进入到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上。
2
淡化分数和结果,让孩子享受学习过程的体验
长期以来,学习这件事之所以一直受到不少孩子的排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往往喜欢把学习和分数、升学等极具功利性的结果联系在一起,孩子不仅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还在学习的过程中背负上了巨大的精神包袱。在这种沉重的压力之下,孩子不喜欢学习,甚至厌恶学习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要让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们就必须要刻意淡化分数的重要性,引导孩子把关注点放在学习本身上,充分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收获与进步,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越来越喜欢上学习。
3
以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处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其认知能力远未成熟,他们在家中更多的是依靠父母来获取信息。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对孩子做出怎样的评价等等,都会对孩子的自我认识造成极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如果总是贬低批评孩子,或者是给孩子贴上一个负面“标签”的话,比如说孩子“不是个读书的料““就是比别人笨”等等,””那么,孩子在潜意识中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不优秀的人,从而失去自信,甚至于在不知不觉中真的就变成了父母嘴里说的那种人。
刘老师点评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荣誉感与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
和大人一样,孩子同样需要成就感,绝大部分学习上的差生并不是因为智商不如人,多半是因为在学习上无法获得一种成就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就此在学习上自暴自弃。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哪怕只是坚持每天给孩子一个小小的鼓励,都能够帮助孩子开启强大的学习动力。
转自:“跟着刘老师学数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