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表达了朱自清对父亲深厚的感情和无尽的思念。在这篇作品中,朱自清以自己的离别经历为背景,运用了白描、侧面烘托等修辞手法,讲述了父亲送他离家上学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故事从清晨开始,朱自清描述了父亲为他起床,默默照料他的起居、饮食等琐事。这里,朱自清运用了动词“起床”、“照料”,形容词“默默”的,展示了父亲无声的关爱。在前往浦口火车站的路上,父亲不停地叮嘱朱自清要注意身体、努力学习,并不断告诉他火车票的价格和行李的重量等细节,这些细节都充分体现了父亲的细心和关爱。这里,关键词“叮嘱”、“注意身体”和“努力学习”凸显出父亲对儿子的期许。
到了火车站,父亲为朱自清买了橘子,这个细节成为朱自清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幕。他回忆起父亲为他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勾画出一幅温馨而感人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父亲的关爱,更是中国传统家庭中父子关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朱自清运用了具体的地点“浦口火车站”和人物动作“攀爬月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无尽的思念和感激。
离别时刻,朱自清克制住悲伤,在车厢内向父亲告别。朱自清描述火车渐行渐远,父亲的背影越来越模糊,最后消失在视线之外。这个情景令读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愧疚。这里,作者使用了关键动词“告别”、“渐行渐远”,形容词“模糊”,副词“最后”等,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悲伤。
整篇文章,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文章中朴实的文字、自然的情感流露,使得《背影》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巧妙地使用了时间、地点、人物、肢体语言、表情和话语等写作技巧,以展现他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
在时间上,故事从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离别时刻。朱自清精心安排了这个时间顺序,将读者带入他的回忆之中,感受他与父亲共度的宝贵时光。
地点方面,朱自清以浦口火车站为核心场景,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感。这个特定的地点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作者的情感世界中。
人物刻画上,朱自清通过描绘自己与父亲的互动,使读者深刻感受到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父亲无私的关爱和自己对父亲的无尽思念。
肢体语言和表情的描绘也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例如,朱自清描述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以及在火车渐行渐远时,自己与父亲的目光交流,这些细节都令人动容。
朱自清运用了丰富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他用“叮嘱”这个词来体现父亲的关心,用“告别”来描绘离别时的悲伤。这些话语不仅展示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还使得这篇散文更具文学价值。
通过运用这些写作技巧,朱自清成功地将自己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传达给了读者,使得《背影》成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经典散文。这篇散文不仅仅传达了对亲情的珍视,还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美好情感,使得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02
教案
课程名称:《背影》散文分析 — 以思维导图为引导的互动式学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并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深厚父子感情。
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散文的修辞手法、人物描绘、情感表达等。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传统家庭美好情感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能力,培养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背影》故事梗概及其主题。
修辞手法:白描、侧面烘托等。
地点:浦口火车站。
时间:清晨至离别时刻。
人物:父亲、朱自清。
关键动作、情感表达、肢体语言、表情和话语。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思维导图,向学生简要介绍《背影》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引导学生讨论父子间的亲情,鼓励他们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故事。
第二步:互动式学习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内容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背影》中的修辞手法,如白描、侧面烘托等,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让学生讨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故事的情感氛围。
鼓励学生讨论人物描绘,包括父亲和朱自清的互动、情感表达、肢体语言等,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第三步:问题解答与总结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强调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和写作技巧。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自己的写作或生活中,珍视亲情,传承美好家庭情感。
第四步:作业与延伸阅读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散文,尝试运用《背影》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表达他们对家人的感激和思念。
2. 延伸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亲情主题的散文,如林清玄的《故乡的雨》、沈从文的《边城》等,进一步拓展他们对亲情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
在课后,教师可以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教师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我们尝试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互动式学习为主导,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亲情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03
学生习作
《奶奶送我到村口》
在一个冬日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框洒进房间。奶奶轻声地喊我,我慢慢从梦中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奶奶那熟悉而慈祥的笑容。奶奶亲手为我熬了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还准备了我喜欢吃的煎饼。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奶奶深切的关爱。
我边整理着行李,心里边憧憬着未来。站在一旁的奶奶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她的目光如同阳光一般温暖。要离开家了,奶奶一如既往地照顾我,她不断耐心地叮嘱我要努力学习,要对人好。
在去村口的路上,奶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她那略带皱纹、粗糙的手是那么的有力量,在传递着她内心的温柔。一路上,奶奶讲述着我小时候的趣事,让我回忆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到达村口时,奶奶为我买了一些桔子。“桔子”有吉祥如意的意思,我知道这是奶奶对我的祝福。看着奶奶双眼含泪,我突然意识到了她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临别时,奶奶久久地向我挥手告别,她那挥动的手散发出深沉的关爱。我也使劲地朝着她挥手,我坚持让她先回去。当我看到奶奶转身那刹那的微驼背影,我心头涌上一股酸楚。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感情,我的泪水竟然哗哗地流了下来。
On a winter morning, the sunlight streamed through the window frame and filled the room. My grandma gently called me, and I slowly woke up from my dreams. She made me a bowl of fragrant and sweet millet porridge and prepared my favorite pancakes. At that moment, I felt my grandma's deep love.
I packed my luggag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My grandma stood by my side, her gaze as warm as the sunshine, accompanying my growth. As I was leaving home, my grandma, as always, took care of me, repeatedly reminding me to study hard and care for others.
On the way to the village entrance, my grandma tightly held my hand. Her slightly wrinkled and rough hand conveyed her inner tenderness. Along the way, my grandma told me stories from my childhood, making me reminisce about those carefree times.
Upon arriving at the village entrance, my grandma bought some oranges for me. The word "orange" has the meaning of good luck and blessings, and I knew this was my grandma's blessing for me. Seeing my grandma's tearful eyes, I suddenly realized how much she had given me.
When saying goodbye, my grandma waved to me for a long time, her waving hand radiating deep love. I waved back vigorously, insisting that she go back first. As I watched my grandma's slightly hunched figure turn away, a wave of sadness surged in my heart. At that moment, I truly felt the deep bond between grandparents and grandchildren, and my tears started to flow uncontrollably.
转自:“郑新民谈英语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