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漫天风沙之后,天气终于转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融融暖意中,我们迎来了又一次相聚。
磨课促成长 研课共提升
——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教师磨课活动
及工作室4月例会
2023年4月19日上午,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和美实验学校,开展教师磨课活动。和美实验学校大力支持,王丽梅副校长和王巧丽主任全程参与了磨课活动。
首先由和美实验学校宋昕娣老师讲授了项目式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宋老师通过前期磨课,精心创设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景,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巧妙设计了四个任务,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多种方法,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在此过程中,渗透了数学中“转化” 、“割补”的思想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本节课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了教师在课前所预设的重难点,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精彩的课堂之后,工作室主持人陈燕老师及成员们与和美实验学校两位领导共同进行了课后研讨。
首先由宋老师说课和反思宋老师回顾了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之后,王主任和陈老师都针对本节课给出了宝贵的建议。王巧丽主任言简意赅的表明课堂后面对于停车位面积的计算部分与设计似有脱节,应该考虑降低难度,提供一些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最终设计。
陈燕老师表示,本节课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车位垂直距离,固定长宽应该展示出来;验证车位数量的方法除了计算法,还可以通过图画法。总的来说,课堂的后半段可以简化步骤,来方便学生操作。
工作室其他成员也肯定了宋老师的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期待宋老师可以呈现更完美的数学课堂。
磨课之后,工作室成员在陈燕老师的主持下,举行了工作室例会。
第一项由郜倩颖老师传达“海港区第八批名师工作室授牌暨名师工作室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部署会”会议精神。郜老师主要转达了胡浩副局长讲话的精神:
1.进一步明确工作室定位:工作室是名师的孵化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动机。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是一群努力研究、成长、进步的团队。应该把业务提升放在首位,发挥辐射作用,打造一批名师。
2.教师队伍的提升靠校本培训和名师平台的搭建,带动身边的人成长。完善校级网络,建立三级塔型结构的工作室网络关系。
3.完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要有学员的考评机制,退出机制,给予一定的压力,才能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4.构建学习型团队:高水平的名师的高度和厚度决定了本地区的教育水平的高度,建设教师队伍,就是要培养名师,辐射到教师群体,构成一条专业发展之路。鼓励大家不断学习、沉淀,笔耕不辍,对教育深入剖析,形成深刻理解,最后厚积薄发。
5.依托课题,多出研究成果:老师们要立足课堂与教材,发现新问题,做有效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凝练梳理成教育思想。
6.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注重新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成果,利用大数据AI智能,帮助教研和教学。尤其是要把“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使用起来,把备课、上课、评课、磨课结合到一起,使课堂更精准、更高效。
7.做好自身宣传:多开展校际、城乡互动交流宣传;互联网多维度宣传,利用公众号,抖音等多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学员动力。
陈燕老师鼓励大家勤学多思,按照胡浩副局长的期望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名师。
之后陈老师对工作室成员李艳杰、师妍、倪俐俐三位老师在“国培”期间出色的表现给予肯定,她们积极参与研修活动,抓住机遇展示自己,并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陈老师说:“只有思路是对的,才会走对方向”,我们探寻的方向是对的,大家都要努力在这条路上奋力向前。
会议最后,陈老师公布了工作室上报的各类讲课人员名单。经过前期的准备,推荐宋昕娣老师参加4月小学组名师工作室学员赛课活动;朱彦朴老师参加5月人工智能课题研究课活动;连子越、杨英杰老师参加10月名师工作室联盟展示活动。
本期发文的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位加入工作室的新成员——来自崇德实验学校的朱彦朴老师!
朱彦朴,200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小学英语市级骨干教师,秦皇岛市青联委员,现任崇德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市级“十五”课题主持人,海港区“十四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参加工作22年来,一直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她坚守初心,用爱去教诲每个孩子,用情去培养每一个学生。
暮春已到,落红成阵;初夏将至,绿荫满地。阳光愈加炙热,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的成员们也将如夏一般,保持炙热,坚持不懈,奔向远方,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转自:“陈燕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