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十阶段:从小学到高中的阅读阶梯
2023/5/9 17:38:52 阅读:129 发布者:
这几年,很多人感叹国人不爱读书了,出版社印刷的书,除了用来为某些人评职称之外,已经少人翻阅。
其实,这种对“不爱读书”的担忧,不止我国有,别国也有。比如老美,早在1983年就发布过一则题为《国家在危机中》的报告,认为美国人不爱读书,国民阅读率直线下降。
读书的人少了,阅读技巧也就少了,阅读障碍也就多了,很多想读书的人想读书也不会读了。怎么办?
这一点还真得佩服人家老美,为了重新提高大家的读书兴趣,竟然能深入研究读书的基本技法,公布了“阅读十阶段”,从文学作品入手,按年级分,共有10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提问。
2.能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3.能够复述重要故事细节。
4.能够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5.能够表达人物的感受心情,找出这些用语。
6.能够比较故事中不同人物经历的不同事件。
第二阶段
二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提问并回答故事中的人物、地点、时间、原因、过程等问题。
2.能够详细复述故事。
3.能够判断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
4.如果是诗歌,要知道韵脚。
5.是能够比较不同版本的故事差异。
第三阶段
三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详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描述故事细节,讲出是如何用情节体现故事主题的。
2.能够分辨叙述者的观点、故事中人物的观点、以及自己的观点。
3.解释不同的段落章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4.比较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发展等等。
第四阶段
四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通过细节和例子,分析故事的主旨。
2.能够通过细节和例子,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主要情节。
3.能够比较故事与其它表现形式的区别。诸如戏剧与小说的区别。
4.能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作品不同主题阐述方式。
第五阶段
五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准确引用文本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2.能够客观概括故事内容。
3.能够对比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与场景。
4.找出叙述者的观点,是如何影响了他的叙述方式。
5.能够对比同一种文化类型的作品。
第六阶段
六年级的孩子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能够准确引用文本中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意思和前后文的联系。
第二能够分析情节是如何展开、递进并结束的。
第三能够分析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四,能够分析作者如何建立人物或叙述者的观点。
第五,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以上是小学阶段的要求,下面是初中阶段的要求。
第七阶段
七年级的学生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引用多个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2.能够分析不同章节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3.能够比较,虚构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与真实的人物事件的相似及不同之处。
第八阶段
八年级的学生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准确找到文章中,最能反映作者观点的句子。
2.对比不同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是如何改变作者叙述方式的。
3.能够理解字面的意思和暗示的意思,分析作者选词的用意。
4.分析现代作品是如何展现历史题材的。
第九阶段
九年级的学生读相关文学作品,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分析文章主旨,并指出主旨是如何通过细节建立起来的。
2.分析词语如何烘托气氛,展现文章基调。
3.解释作者对情节的安排,是如何影响表达效果的。
4.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情节安排及人物的影响。
5.分析作者如何借鉴前人作品,有何深意。
第十阶段
初中结束,开始上高中,要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分析文章中多个主题之间的联系。
2.能够描述不同作者的用词特征。
3.能够分辨作者字面表述,与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4.能够比较同一历史时期,针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表现方法。
这十步,不过是人生的技术能力准备。 理论上来说,完成这十步,就可以进入大学,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冲刺了。
【说明】本文转自“中学生读写”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