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李竹平:大单元不是万能良药,但肯定不是洪水猛兽

2023/5/9 17:31:55  阅读:105 发布者:

最近读到几篇围绕“大单元”争辩甚至“互殴”的文章——好像争辩双方都是初中语文老师,小学语文老师大都用转发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是坚持认为大单元教学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一方觉得大单元是新的折腾,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让语文教育走上歧路。当然,还有第三方观点——且做且观察,不做也无妨。

但似乎,双方对大单元教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都没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剖析。尤其是认为大单元不可取的一方,肯定不是基于自己进行的实践检验后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倡导大单元的专家教授,还是宣称在进行大单元教学实践的一线教师,对到底什么是大单元教学,或者抱持的仅是自己极具个性化的理解,或者自己也说不清楚。

大多数都以为,大单元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新的理念。其实,不是。

现摘录19267月初版、192812月再版,商务印书馆出版,赵宗预编的《设计式的各科教学法》中包含有“大单元”一词的讨论如下——

……后来大家知道以前的谬误,进而主张作业中心的大单元教学法,想出许多重要的大单元来,分配在各学年。大单元所关的事项,也预先规划一切,实行起来,再参以儿童的活动能力,而有所变更。活动能力大的,那末活动的势力强些,那末活动的领域,自然也大些;活动能力小的,那末活动的势力弱些,那末活动的领域,自然也小些;教师主观的估计,无论经验如何丰富的老练教师,也决不能吻合无间,丝毫不须改变的。从此以后,试行设计法的学校,大家苦思冥索,搜集大单元,而天天在大单元中讨生活。换一句较为明显的话,就是天天在做那什么庆祝会,什么展览会,什么贺新年,什么做生日等等,得到一个机会,便教些零碎的科学知识。好像应用科学,必定要如此教法。不如此变不足见其功用,便不是儿童心里所乐受。

好像大单元所归不进的事项,便没有多大价值,便不该取为教材。那时儿童的时间精神,十分之七八,费在做事方面。而智的灌输,减得极少。并且大单元的教学,只有曲线的进行,没有反复的练习;只有学习的机会,没有练习的时光;实则大单元固须重视,假有兴味的实际作业来寓着智能的教学,固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大单元往往不能包括初等教学段重要的事项,确为人生必需的条件。教学当有目的,如教育目的而为某种智识的收得,那么所用方法,便该于灌输某种智识上着想……

儿童学习为曲线进行,有历程可寻,诚属当然;但是智能的堪为工具与否,须视纯熟与否为断。倘使儿童对于某种智能,只达到明了程度,还不能操纵自如,那里能够把他来应付环境?所以大单元里虽不容易有练习的机会,而练习事项,实际上是少不得的。因此大单元的学习,在设计法里,虽占重要地位,却不该把设计法的领域,完全占领。后来大家知道大单元的弊病,于是进一步研究各科独立的设计法。……一方面从事于分科教学,机械练习,而大单元的学习,仍是十二分的重视。二者兼营并进,设计法的成绩,有把握得多了……

与大家分享这些文字,既不是为了证明大单元的“是”,也不是为了证明大单元的“非”——实际上,此处的“大单元”,与我们今天所谈的“学科大单元”并非一回事,而更类似于“项目化学习”,或者是“学科融合性学习”,或者是“跨学科学习”——当然,其背后的理念有一致之处,如“做中学”,如“任务驱动”。

分享这些文字,一是想告诉大家,“大单元”的概念早已有之,如今的“学科大单元”教学,不过是继承与发展而已。

二是想说,对大单元的是是非非的探讨,要向一百年前的先辈学习,用事实说话,优缺点皆分析明白。

三是觉得,教师对于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讨论,不要轻率地采用类比,而应该基于实践或对于实践的观察、分析。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自己试试也无妨——不要因为自己不熟悉,有固守的所谓成功的经验,就对所谓的新事物来情绪,毫不犹豫地进行否定。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我是积极支持大单元教学的尝试的——我就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者,我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