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十四五基础教育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号召,大力推进鼓楼区“三区联动,整体推进”专项行动,以福建省教改示范校“应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学科教学改革”项目实施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打造数字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新样态。4月20日~21日,鼓楼区“三区联动,整体推进”专项行动系列活动第四十一场——课堂实践:数字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2023年鼓实学区共同体暨鼓实教育集团首届教育教学年会活动,在鼓实教育集团屏山校区如期举行。鼓楼区人民政府翁晖副区长、福州教育研究院黄建忠副院长、鼓楼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莺及省市区各级专家均莅临会场参加活动。
4月20日第一场
教育有高度——勇攀登
新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让老师们的教学实践面临更大的挑战。集团的教育教学年会以此为专题,邀请了北京清华附小王玲湘副校长莅临鼓楼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为老师们解读新课标,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首先,王老师为语文老师带来了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的现场教学。上课伊始,在学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王老师引发学生思考查阅资料的目的,并借助共学单完成学习任务,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资料与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达到有效运用资料的目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句与句之间层层深入的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王老师只用了“不但,而且,还”,毫不费力地引导学生理清了“面对批评”这方面的句子关系,二两拨千斤的功力令人拍手叫绝。“面对困难”“面对牺牲”这两方面,学生自主圈点关键词,分析句子关系,自然就水到渠成。整节课老师在“用”字下足功夫,用资料,用方法,用语言,让学生每一步的学习都落到实处,都学有所获。
随后,王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教学评一体的阅读教学实践》的讲座。王老师从新课标的几个重要关键词说起,分别为我们讲解了“核心素养”“学习情境”“学习任务”等课标中的关键语。她特别指出了一线老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对“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问题,并引用专业研究者的理论,站在一定的高度指引我们走进任务群,又用生活与课堂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认识与实践学习任务群。
最后,她以今天执教的《为人民服务》一课为例,从指向“教学评”的目标设定到依据每个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再到分解任务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转化,从课理(教师的教)、学理(学生的学)、课堂观察(学生学的结果)分析最终形成的评价链。让听课的老师对“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有了更明晰的方向。
教育有力度——深探索
扎根课堂教学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技术赋能课堂——精准分析学情——专家会诊跟进——优化教学行为。鼓实教育集团借助智能教研录课研修平台,对师生课堂行为进行深度分析。本次年会借助研修平台,采用无感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实录的方式,分别从技术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语言维度、思考维度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实现多维精切细诊——精准个性教学——可见学习模态,从而推进课堂改革。
【语文会场】
下午的语文会场,三节整本书阅读研讨课,将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完成《中国古代寓言》的整本书阅读完整、全面、细致地展现在老师面前。
鼓楼第三实验小学许雅莉老师执教的《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设计巧妙,以“寓言是一把钥匙”作为情境设计点,通过解密锁,时光锁,计步锁串联课堂活动。
鼓实校区的何琼老师以严文井先生的名言引入,带着学生们开启一趟在寓言魔法袋中找宝贝的魔法之旅。让学生借助插图、关键词、人物言行,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读寓言故事。
中山小学朱莹老师执教的分享课以"镜子"作为主线,从回照阅读过程,照见快乐的自己;到愿意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最照亮自信的自己;最后运用寓言中的收获引领生活,成为慧的自己。
本次研讨最大亮点就是用“有思”研课系统,尝试用数字技术精准观课,现场活动中,不仅众多老师参与到“有思”评课的活动,现场随时互动、评点,还在课后呈现数据分析图,为老师们分析现场生成的数据,站在科学角度观课评课。现场研讨氛围十分浓厚。
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陈朝蔚老师和林清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全程参与了三节的备课过程,谈及整本书阅读对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意义,以及三节课均能从各自课型入手,扎实有效展开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最后,福建省教育学院语文研修部副主任蔡春华教授也对三节课进行了精细且到位的点评,她指出《中国古代寓言》的整本书阅读指导重在开启学生思辩性阅读与表达,让学生在阅读中敢于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在读故事中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做真正会思考、会思辨的阅读者。
【劳动会场】
劳动会场可谓“热火朝天”,来自鼓实教育集团屏山校区的金可诚老师以校本教材《屏山十八道鲜味》为依托,执教劳动课程《烹饪家常菜——青椒炒肉丝》。课堂以炒的环节作为抓手,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他人的能力。
鼓实教育集团屏山校区曾云老师的《厨房清洁小能手》一课,依据《劳动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厨房清洁步骤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清洁的过程,同伴观察点评并发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在比中做,在赛中学,各个孩子都乐在其中。
最后,福州教育研究院黄建忠副院长做出精彩点评:他指出信息技术2.0的深入培训与学习之后,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劳动课也要做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关注课标根据课标开发劳动项目,养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至关重要。他强调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的综合素质评价,重点是考察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和表现,应关注每个学生的获得和成长。
【体育会场】
屏山校区的操场上,穿着整齐校服的孩子们正在体育老师组织下展开井然有序的课堂活动。
鼓实校区高建勋老师制作了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视频和分解动作
,在讲解示范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动态的视频慢动作播放,把静止的分解动作连续播放,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第二节屏山校区魏纲志老师原地持球分解动作练习,同学们根据老师下达的口令统一练习,动作精准到位。
最后,鼓楼区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陈节平老师做出点评,她指出两节课在课程设计上全面贯彻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注重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该水平段的学业要求。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体操技巧肩肘倒立为内容。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
【音乐会场】
音乐会场歌声阵阵,掌声阵阵。第一节课来自鼓实校区陈菁老师执教的《龙里格龙》一课,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谈话导入、对比聆听、学唱念白、模唱旋律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唱、念、做的活动行驶中激发学习兴趣,走进国粹京剧,学唱京歌体验京韵之美。
第二节是鼓楼第三实验小学俞婧老师的音乐欣赏课《金蛇狂舞》。课上,孩子们在老师鼓声的引领下,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演奏民族打击乐器、画图谱,律动,对比学习等方法,感受乐曲节奏、速度、音高,旋律等音乐要素,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三节课是我们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手拉手学校——永泰县富泉民族中心小学祖锦梅老师带来《打字机》一课。祖老师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以讲解讨论为辅。通过音乐律动,感受音乐要素,学习任务单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来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乐曲的鉴赏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理解。
最后,鼓楼区陈华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屏西小学校长书记、正高级教师陈华老师作为音乐专场的点评专家对三位授课老师的音乐课进行了逐一点评和总结讲话。陈老师强调围绕核心素养构建音乐课堂教学的新思考,并在加强音乐学科实践,推进教学行为改进上提供了针对性的有力指导,引发与会老师们的深度思考。
【美术会场】
美术会场让与会老师和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曼妙境界。福州市中山小学陈筱老师执教的《奇妙的点彩》一课上,陈筱老师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大胆尝试不同的点法,大胆用色。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景,用点作画,记录身边的美。
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李小丹老师执教的《动物造型饼干》一课,通过课前的预习、课中的自学,引导学生利用彩泥揉、捏、压、拼推等技法制作扁平的动物造型“饼干”,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参与艺术实践的乐趣,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动物之美、自然之美、劳动之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进修校蒋云老师对两位老师的美术课堂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充分肯定两位老师能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创作情感的体验与感受。他指出课堂教学设计要围绕一个课堂核心问题贯穿整节课堂,运用多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突出课程综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体验,将教学落到实处。
4月21日第二场
【数学会场】
数学会场的三节课,聚焦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问题的教学研究。
第一节课由鼓实校区的吴新文老师带来《圆柱的秘密》,他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所围成的两种圆柱,让学生经历大胆猜测、合作验证,并与学生一起揭开隐藏在圆柱里的数学秘密。
第二节课由屏山校区的林燕老师带来《轴对称》,她唤起学生轴对称图形的已有认知,组织学生动手改轴对称图形,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最后动手画图补全轴对称图形,巧妙独到地发散思维。
第三节课由鼓楼第二实验小学的刘晓丹带来《认识面积单位》,她努力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一平方厘米和一平方米的量一量和做一做等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经历量感意义的构建过程。
曹教授对这三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三位执教者充分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指出课堂出现的瑕疵,他细致入微结合新课标理念的解读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一线老师在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指引明确的方向。
下午,曹教授做了《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问题解决教学研究》的讲座。曹教授主要从以问题解决的领域、概念、分类、内容结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自课改以来,问题解决一直是破而未立、相对模糊的领域,但又是中小学数学学科无可争议的关键能力。强调问题解决是一种教学的模式,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发展高阶思维的学习方式,是走向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
【英语会场】
鼓实学区林雪萍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
6
Feelings
Part
B》,
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有条不紊,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感受,助力发展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屏山校区王璐老师带来的Unit6
Clothes
Part
C,她娴熟地驾驭课堂,凭借信息技术麻吉星的使用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平台。
鼓楼第二实验小学的李晓莺老师执教Clothes复习拓展课。老师带领学生设置邀请函,观看汉服秀并设计汉服,充分体现了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方面。
鼓楼区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莫华英老师、陈磊老师肯定了三节课都很好地践行了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学科主题方面进行了拓展和尝试,在对学生听说读写看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英语思维活动。
【心理会场】
鼓实教育集团鼓实校区专职心理教师黄敏娟执教《寻找“我”之旅》绘本心理课,课程以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作为载体,通过课前调查、故事续写、学习任务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认识到自己的特别和可爱之处。
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谢维兴老师从心理专业的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本节课以绘本为载体的授课方式,并认为在心理工作的多方面均可以用到绘本的手段来辅助。随后谢老师给老师们带来讲座《校园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让老师们对心理危机有了更深的认知。
【科学会场】
科学会场上空绽放着美丽的科学思维之花。鼓楼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鼓实校区的卢芷瀚老师带来了三年级下册《金属》一课,从金字旁的代表金属的文字导入,探究金属的性质,通过问题导向,环环相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屏山校区吴美珍老师带来了《看月亮》一课,带领着学生利用软件,联系实际,制作书签——寻找自己出生时的月亮,激发学生想研究月亮的兴趣。
鼓楼第二实验小学林婷老师执教《庞大的家族》一课,通过构建课前收集学生昆虫绘画作品—课中探究昆虫特征—课后布置个性化作业,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落实减负增效。
最后鼓楼区进修学校任徐静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三位老师教学用语规范严谨,用问题进行引导,创造学习情境,通过真实情景再引导学生探究。巧妙的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科学思维力。
教育有温度——携手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鼓楼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立至今一年,鼓实教育人努力在集团、学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质量共升,不断探索校区间主题式研讨、专题式研讨、串联式研讨。同时,为响应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的号召,鼓实集团还特别邀请了我们手拉手学校永泰富泉民族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莅临学校现场上课、听课、评课。线上也有来自松溪、政和、岷县等多所手拉手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参与着研讨活动。追求均衡教育的发展路上,我们携手互助,共同进步!
鼓楼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鼓实校区、屏山校区、鼓楼第二实验小学、鼓楼第三实验小学、中山小学五校联手,用教育情怀,共探教育均衡之路,共研教育发展之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打造数字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课堂新样态。鼓实教育人在不断攀登教育新高度,不断增强教育力度,并一直传递教育温度。
转自:“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