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如花,馨香悠长——丰城市实验小学语文主题教研活动
2023/5/9 15:17:35 阅读:64 发布者: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在最美的春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4月19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们在五楼演播厅进行和美课堂语文翻版课教研活动,由蔡小娟执教《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是一部动人的童话,讲述了一个美人鱼放弃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和300年长寿的生命,把美妙的歌喉丢弃在恶毒的巫婆手里,忍受住把鱼尾变成人腿后所带来的巨大痛苦,为了追求到一个人的高洁的不死的灵魂,去追求那永生而崇高的人的灵魂。她救了一个王子并喜欢上了他,但那个王子和邻国的公主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她如果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就要刺死那个王子后,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但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在教学中,蔡老师围绕“文中那些地方特别神奇?”这个问题展开,引导学生重点抓住“神奇”二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品读,认真思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课后蔡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总结。蔡老师说她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帮助很大。
万建慧老师也对蔡老师的课谈了自己的感悟。她认为蔡小娟老师讲授的《海的女儿》这节课,围绕着单元要素“情节神奇,人物美好”,开展教学活动。巧妙的设计,愉快的交谈,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通话,喜爱通话。特别是“海的女儿”三次选择的教学,让学生抓住细节,从文中找到小人鱼的特别之处,从而领悟小人鱼选择的深意,感受童话的真善美。教学环环相扣,紧密衔接。
听了这节课,我在想我的课堂,也应该启发孩子多想、多问、多比较,引导学生品味赏析。通过朗读充满想象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徐国惠老师也就这堂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觉得蔡老师教态自然,亲和力强。教学中蔡老师抓住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童话情节上的神奇以及人物特点展开授课,通过对比老故事、童话、及小说各自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童话所带有的神奇。
周蓉老师就和美课堂中她最感兴趣的何捷老师的《田忌赛马》这堂课发表了自己的感悟。整堂课,何老师特别喜欢叫学生上讲台跟大家分享交流。他让学生上讲台不是为了展示,而是方面交流、对话。每次都是“来来来,你上来”,他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上来,因此,他设计了很多讨论交流的点。他以平等的对话方式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交流中。虽然课已听完,但何老师幽默风趣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独特的解读文本的视角,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实验小学在程根云书记、付彬校长的领导下开展每周听课日和主题教研活动,使“研”和“教”相辅相成,提高我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教师自我风采的舞台。
转自:“丰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