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润物细无声,教研正当时——记实验小学语文每周听课日

2023/5/9 15:14:06  阅读:95 发布者: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418日实验小学开展了语文每周听课日活动。

周蓉老师执教的是《荷叶圆圆》。周老师揭题后,让学生欣赏夏日荷塘的优美视频,在感知课文美的基础上产生阅读的冲动,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呢?”边读边思考,紧接着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同时在学生汇报中,随机指导学文。整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记叙,集中地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陈婷老师的授课过程主要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和问答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会思考、会表达。

曾鹏老师执教的是《童年的水墨画》第一课时。首先是字词教学,曾老师将生字词的教学与初读课文相融合,解决了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的问题,把词语放在课文中理解,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初步理解了课文;接着是朗读教学,有人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这节课落实了朗读的训练,初读课文重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品读课文重中在读中感悟,有示范读、指名读、齐读、合作读等等,并从朗读的方法上加以指导。

徐友红老师执教的是文言文《囊萤夜读》。徐老师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层次非常清晰,重点非常突出,以""贯穿整个教学设计:入题,初知大意;通读,读出节奏;悟读,读出理解;回读,读出品质;类读,迁移运用;延读,读入生活。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清晰,指导朗读设计也很有层次。徐老师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在读中层层推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进行了有层次的设计:先是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是读出节奏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读中理解并体会人物品质,最后落在语言积累上。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文字已经扎根学生心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了文言文。

朱蓉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教学中,朱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把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流利这一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停顿,配乐读,读故事想象情境,学古人摇头晃脑地读,去掉标点符号还原文言文样式读,直至最后填空读,熟读成诵。一步一步,一步一个台阶,努力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胡爱凤老师执教《自相矛盾》一课。胡老师从文言文的特点入手,着重在朗读和理解上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重点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个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薛谭学讴》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并非教选范文。这篇文言文寓理于事,训人处事。管小叶老师采用“读通、读顺、读懂”的三步法,作为课堂结构主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以形象演绎抽象,起承转合,以期严谨简练。其间依托读、说、问、论等载体穿插理解句意,多层面多角度达到感悟事理、学以致用的宗旨。

听课活动不仅为上课教师提供一个实践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为听课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让老师们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转自:“丰城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