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荡而生涟漪 相击而生灵光 ——实小教联体沿江校区开展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23/5/9 10:25:38 阅读:75 发布者:
相荡而生涟漪
相击而生灵光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验小学教联体沿江校区于4月18日上午,在笃行四楼听课室开展第二场“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二年级组承担,黄铮组长主持,胡慧萍导师与潘一涵老师执教,授课内容为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蜘蛛开店》。
两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组内磨课反复修改。胡慧萍老师一开课就出示动物最有特点的一部分,让学生猜名称,从而引出本课的三位顾客。接着出示学习任务一,提出自学要求,梳理故事内容。再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精讲蜘蛛卖口罩的部分。小组合作,将学习方法迁移到“卖围巾”“卖袜子”两个情节中。在讲解“顾客来了”时,胡老师非常注重文本教学,通过让学生体会蜘蛛开口罩编织店时心情的变化来教授朗读技巧,用表情符号来指导朗读,落实了朗读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二,本课的难点是讲故事,胡老师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先梳理课文,朗读课文,接着完成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来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通过一步步引导,落实单元要素。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同时,也享受了故事带来的乐趣。
潘一涵老师采用新课标中的任务学习法,以学习任务群呈现教学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爱读童话故事的特点,潘老师在《蜘蛛开店》一课的教学中创设了“故事大王争霸赛”的主题情境,设计三项学习任务,即“学童话——讲童话——编童话”。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亲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地读中梳理故事的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借助提示语复述故事,最后大胆想象,抓住“循环反复”的特点,继续创编故事。整节课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有趣高效。
同课巧设计,异构显匠心。同样地课题,异样的精彩。接下来组内其他教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地点评。
吴毓英老师认为,胡老师的课遵循课标理念,识字方法多样,在指导学生书写“店”的时候,从字的音、形等方面层层深入,十分扎实。在朗读教学环节,添上表情读,有层次、有重点、有实效,也有味道,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悟情,整个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讲故事的环节更是注重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训练。
陶玉琴老师认为,胡老师这节课精心准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关注低年级学情,立足学生发展教学,效果良好。在借助关键词讲故事时,她先以第一位顾客河马为例,让学生从结构上、语言上作比较,从而体会出蜘蛛开店看似简单却不容易的问题,为后面重难点地突破做了铺垫。胡老师还进行了《森林百货店》的拓展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王亚玲老师认为,潘老师用谜语导入,在学童话环节中让学生熟读故事,利用小组探究完成故事地梳理,并总结出蜘蛛头脑简单、不知变通,为后面学习做了铺垫。在讲故事环节中潘老师考虑到二年级孩子活泼的天性,她把三次开店的部分,分解成三个看似独立但又紧密相联的小故事,让学生先选择讲,再完整地讲,这样有梯度的完成讲故事做得非常好。编故事环节潘老师引导学生在失败的基础上做总结,再结合生活实际蜘蛛卖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变为了一个成功商人。
活动最后,沿江校区库洪金主任对两节课进行了指导性点评。他肯定了两位老师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同时要求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如果两位老师的课综合一下就是当前学习任务群下的语文课堂。“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一次库主任地点评,总能让那些在迷茫路上前进的人找到方向。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语文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践行,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地开展,让老师们进行了深度的学习与交流,探讨了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交流经验的同时,也共享学习的喜悦。
转自:“武穴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