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钱塘人·钱塘事 | 应玮青年教师科研成长营:共读、共赴、共研、共闻、共叙

2023/5/9 10:20:29  阅读:186 发布者:

2017年办学之初,学校确定了以“爱的共同体教育”作为办学思想,着手从教师、家校、课堂、班级四个纬度构建学习共同体。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学校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等方式,以各级各类组、群、室为载体,从点线面,全方位、多层级、立体化,自下而上构建了“彩虹有约”“彩虹二人行”“彩虹项目组”“彩虹青年教师成长营”“彩虹名师工作室”“彩虹学术委员会”六大教师学习共同体,达成差异化发展愿景,给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和机会。

青年教师科研成长营

一、

工作室简介

青年教师科研成长营

工作室致力于培养集团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组建集团校科研梯队。以共同体为研究形式,共同学习与探讨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深入课堂研究,以求真务本、守正创新的态度,共同撰写教科研论文和课题,反哺课堂教育教学能力,最终以科研的态度追寻教育、教学、工作、生活的远方。

二、

工作室领衔人

工作室领衔人

应玮,高级教师,荣获浙江省导读先进工作者、杭州市优秀教师、绍兴市教改之星、越城区“十佳”青年教师标兵、越城区家长满意教师、滨江区优秀教师、滨江区优秀人民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学理念信奉敬畏二字:敬畏学生,敬畏课堂,敬畏教师职业,敬畏教育科研。他致力于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师从董建奋先生、王崧舟先生,热衷于古诗、文言文教学。他教风亲切、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循循善诱,扎根课堂、潜心教育,展示课深受听课教师的好评。在省、市、区级语文教育教学等方面,讲座十余场,反响俱佳。近年来,他执笔浙江省规划课题1项,主持市级、区级课题多项;论文荣获省级、市级、区级十余个一等奖,十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及以上刊物。

三、

特色活动

1

共读一本书:科研成长离不开书籍润泽。

科研成长需要青年教师不断积淀教育教学理论。工作室成员共读《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一书,共同探索从“教学中心”向“学习中心”转型,建构“观察学习——收集证据——分析证据——作出新的决策”的课堂研究模式;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共同学习“逆向设计”理论,提升教师指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共同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定期读书成为成长营不可或缺的功课。

2

共赴一趟约:科研成长离不开学习交流。

感受不同地域特色与教育文化,打开视野,感受多元文化。外出学习成为成长营不可或缺的“约会”。

“教学观摩”——汲取宝贵经验,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双方课堂教学思维的碰撞,感受双方课堂教学的智慧;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

“校园参观”——了解学校历史文化变迁,体悟校园文化底蕴和发展历程,文化认同,沉浸式感受场域文化,体验教育品质;

“科研探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握教育规律,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技能,塑造教师专业精神;

“课程文化”——通过实地参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感悟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点和价值,努力挖掘本校课程文化与价值。

3

共研一篇文:科研成长离不开深度探讨。

学员的论文、课题可以随时探讨研讨:在值周的门岗处,在钉钉微信的app中,在楼道间、在办公室、在餐厅、在走廊,等等,都成为了我们相互交流的场域。或者说,没有场域限制,也没有时间限定,是否是工作日,无关紧要;白天还是黑夜,没有关系;有了想法或灵感,随时探讨……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成为了我们科研成长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地点。

4

共闻一席话:科研成长离不开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促成长,集团教科研的发展离不开专家的指导。近年来,学校工作室多次邀请科研学术专家来校进行教科研的指导工作,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同时,工作室邀请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陈万勇;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兼班主任专委会副主任郑国强;杭州市基础教育教研室特教教研员李燕;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杭州教育》主编郭晨虹;杭州市教科院教育评估中心科研员李明;浙江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小学语文研究会委员、杭州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王斌等专家做科研导师,长期进行一对一交流,对于学校课题研究起到了持续性的推进作用,促使学校教科研品质进一步提升。

5

共叙一段缘:科研成长离不开彼此结缘。

很多教师觉得教学科研是一件痛苦的事,是评职称的事。其实是掉入了“科研误区”,窄化了教科研的功能和意义,与科研结缘的三大好处:

1. 全面: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看世界,开启另一扇窗户,从此看待任何人事物,都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把问题看得更全面;

2. 深入:通过思考教育教学方面专业课题,能对其他领域的事物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把问题看得更深入;

3. 透彻:教科研的道路是共同学习的道路,让我们学会理清关系,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问题看得更透彻。

与科研结缘,在成长营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用教科研的思维看待身边事和物,思维更全面、深入、透彻;用教科研的思维学习各种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文献能力、调研能力、规划能力、实践能力、总结能力;在科研道路上,彼此精进,彼此成全。

四、

成长与收获

夏颖娇,中共党员,语文教师,曾获区“教坛中坚”“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荣获“杭州市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杭州市少先队优质课一等奖”,所写论文、课题多次在市、区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杭州市“动感中队”、滨江区“动感中队”、滨江区“美丽班级”,辅导学生征文多次在市、区获奖。

感悟与收获

很荣幸能成为科研营的一员,在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收获满满,每一次精彩的培训、每一位老师的经验交流、每一回思想碰撞,都让我不断反思成长。一路走来,我深深感受到了名师底蕴深厚、智慧教育的魅力,感受到了小伙伴们孜孜以求、勇于探究的精神,感受到了这个温暖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相信朝着光的方向,坚持前行,可以行至美好的远方!

黄媛媛,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滨江区美丽班级”“滨江区成绩突出少先队集体”。曾获杭州市“共享优课”赛课活动二等奖,撰写的专题论文、学会论文、教学评价与考试论文多次在市区级获奖,参与撰写的教研课题获区一等奖,教学征文发表于《滨江教育》,辅导学生征文多次获市区级一、二等奖。

感悟与收获

因教育相知相遇,因科研携手同行。加入成长营的学习,成就了全新的自我。感谢专家高屋建瓴指引方向,感恩明师一路随行言传身教,线上线下的参与式学习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在与营内伙伴老师的跨学科、跨学段观点冲击中,博采众长,拔节生长。钱塘科研成长营,未来可期!

胡昊雯,中共党员,美术老师,曾获“滨江区优秀教师 ”“滨江区教育工会积极分子”“校优秀党员”“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所写课题、论文、案例多次在区获奖,论文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所写案例入评杭州市中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辅导学生多次在省、市、区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

感悟与收获

能够参加科研成长营学习,让我倍感荣幸。在导师应老师的引领下,在与团队成员们的交流中,我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每一次活动都是全新的体验,让我受益匪浅。在活动过程中,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科研理论方面的知识,更是看到了前辈、伙伴们在科研路上的坚持与经验,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成长。感谢学校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恩师的悉心指导,感谢伙伴们的陪伴相助。

楼钟媛,硕士研究生,语文一级教师。入职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工作,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追求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设计课例入选浙江省优秀成果,多篇语文、德育、少先队论文在市、区评比中获奖,参加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辅导学生征文多次在市、区级获奖。

感悟与收获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感谢科研成长营,给了我们研讨、交流和进步的一个温暖的园地。专家的引领,名师的点津,伙伴的切磋,总是给我以不同的视角审视教育、发现教育。科研其实可以很有趣,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

金诗媛,中共党员,滨江区优秀班主任,曾获州市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晒课系列活动之优秀教案一等奖,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杭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其撰写的论文获杭州市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三等奖。

感悟与收获

开始,源于对论文、课题的恐惧,我申请加入了科研成长营。

后来,一次次学习与交流,一遍遍思考与修改,我在活动中慢慢发现科研不单单是论文与课题,其更多的是将研究的思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试着做计划提高效率,试着多角度深入探究提高思辨力。

如今,面对论文、课题,我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思考;面对教学,我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坚持;面对生活,我少了一些忙乱,多了一些条理......

可见,我有了收获,有了成长。

郭雅莲,校级优秀党员,时代校区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所带班级获滨江区先进班级。多次参与区级课题,结题并获奖;撰写的德育论文、学会论文获奖。

感悟与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行走在科研求索之路上,温暖莫过于有人陪你前行。参加成长营,遇见优秀的大家,一同学习,携手共进,展现最美的学习姿态。感谢应老师和团队成员的引导,感恩名师的指导,感念努力的每一日,科研成长营,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理解,小伙伴们一起研讨课题、论文,思想碰撞中让科研落地,让理论的探索落到课堂,绽放实践的花朵。携手同行,同心筑梦。

转自:“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