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 研课赋成长——王崧舟工作室第二期活动
2023/5/9 10:13:53 阅读:116 发布者:
立足新课标
研课赋成长
王崧舟工作室第二期活动
活动●总览
春光四月,细柳微斜。4月18日,王崧舟名师工作室第二次线下活动在钱塘实验小学举行。本次研修活动分课堂展示、评课交流、名师引领、回顾展望四个环节。
精彩课堂绽风采
滨江实验小学袁芬老师执教三下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袁老师结合单元篇章页、语文园地以及习作单元的特点,创设了“寻找创造想象的小秘诀”这一情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有意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讨论等学习方式理解文本,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阅读兴趣,发展思辨能力,进而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教学环节具体分成三个板块,一是自由朗读,初步感受有意思的想象;二是通过对比,学习身体的变化;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生活的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袁老师相机提炼出创造想象的小秘诀,最后回应情境,运用创造想象的小秘诀进行想象创作。袁老师语言生动活波,课堂教学扎实高效,孩子们在课堂中发展了想象,习得了方法。
第二节课由丹枫实验小学钟晓燕老师执教,教学内容为五下第六单元课文《跳水》。钟晓燕老师将《跳水》一文的设计理念定位为“用思辨的方式点燃‘思维的火花’”,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她创设了“钱塘故事会要评选以‘惊心动魄’为主题的故事”这一情境,派出“观察员”去寻找这样的故事。整堂课构建了“故事观察”与“人物专访”的两个部分。在“故事观察”环节,以小组合作方式选择“遇险”或“营救”的角度,品读、圈画、质疑、填表、梳理、交流、感情朗读,以“观察员”的身份从孩子、水手、桅杆几个方面品读故事的惊心动魄;在“人物专访”环节,以同桌合作,角色体验的方式演绎出船长救儿子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在一个个任务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博采众长谋发展
教而不研则戏,研而不教则空,工作室学员纷纷就两节优秀课例展开交流。王崧舟老师肯定了袁芬老师的课读写趋向明显,有层次性,为学生习作提供方向性的支撑,课堂调控以赏识和激励为主,助推孩子发展。王老师赞许钟老师的课设计精妙,情境创设真实有效,紧扣小说的文体特征,融合思辨训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
王老师鼓励大家能够根据任务群的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突破单篇教学样态,教材单元不是学习单元。同时,他也结合两节课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以期实现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场的教师们获益良多,对“学习任务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次活动为学员们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平台,让学员们共同经历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与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工作室学员定不负众望,躬耕课堂,砥砺前行。
转自:“杭州市钱塘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